如果刚才詹徽的话如同泰山那么高,那么李祺便是青天之上!
殿中温度肉眼可见的下降,皇帝森寒的声音缓缓落下,“诸卿可有何言?”
詹徽、李原名战战兢兢,“陛下,臣没有……,臣不敢……”
李祺束手淡然而立,政治底线问题逃无可逃,一旦出现是糊弄不过去的,朝廷一定要给出最明确的回应,问题越是重大,就越是要断绝所有人的遐想!
秦国变法时将太子老师的鼻子砍下来,这就是对保守派最严苛的回应!
时移势迁,依旧如此。
再没有什么比两位九卿的头颅更好的回应,再没有什么是比高居庙堂之上的官员更好的祭品!
这下就算是那些张扬跋扈的武将也明白发生什么了,一个个噤若寒蝉起来。
……
“詹徽、李原名心怀奸刻,妄图混乱我大明统序继承,罪在不赦,凌迟处死,满门抄斩!”
群臣眼睁睁看着一位尚书、一位前尚书被拖出殿外。
“联名上书弹劾驸马李祺学子,皆剥夺功名,赐死!”
李祺走出殿外,束手而立,走出大殿的群臣皆目光复杂的望着他。
“驸马李祺通晓圣道,加正五品东阁大学士,加翰林院行走,备为御前顾问,仍司清查天下风俗旧事。”
穿越至大明朝一年半,到今日,推动公府覆灭的三人尽皆授首。
太阳有些晃眼,李祺微微抬手。
一道阴冷的视线从前方传来。
李祺望去,见到一个鹰视之人正盯着自己。
靖宁侯,叶昇!
————
吏部尚书詹徽、礼部尚书李原名构陷家族,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杀于刘三娘子案,二贼凌迟,丁口皆斩,此仇了结。——《李氏冤仇奉承祖先集录·卷一【洪武朝录】》
————
杨靖字仲宁,明敏有识,善刑狱,然性刚而不容;詹徽字资善,有才智,刚决不可犯,然性险刻而沉密,终至于祸;李原名字资善,著声望,时人莫不仰之,然性懦而犹疑。
此三子者,束书入京,不十年位崇台辅,一朝不正而引祸患,累及诸家倾荡,岂非天定乎?——《洪武大狱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