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其中得见了。
李白落笔极快,和写诗一样,几乎不需要思考,一挥而就,而从人倚马可待。他写完吹干上面墨迹,收进箱子里放好。
李白问赵庄主:“最近的驿站还有多远?”
“约莫十七里,客人一直往北走便是。”
此时驿站三十里一驻,根据南北和地方差异会有不同,但襄阳这边是通衢之处,往来商路频繁,驿站设立便严格遵循此法。
赵庄主远观这几人,气度不凡,衣衫样貌,瞧着是读书人,身边又有一个老翁,年岁极大,一举一动让人心颤。
莫怪乎其他村户人家不敢相迎。
这些人携带之物必有贵重的,还有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若是出了什么差池,那要如何算?
赵庄主问:“几位客人要往何处去?”
江涉道:“去洛阳。”
赵庄主抚须:“洛阳好啊,是去寻亲访友?”
江涉笑了笑。
赵庄主就像得了什么答复似的,他见几人是读书人模样,又把两个儿子叫过来,大的十三岁,小的九岁,都是虚岁。叫他们背《尚书》和《孝经》给客人听。
两个小儿正在外面疯了一样跟马玩。
被下人抓来过,大儿子有些发蔫,小儿子周身像是刺猬一样,怒发冲冠,就快要喷火了,两人还惦记着外头的大马,一时不定神。
见到是客人,才开始背书,神情有些可怜。
江涉不禁笑了。
他打断小儿背诵,道:“乡先生儿女教导的好。”
赵庄主红光满面,理着衣袖,直笑,嘴上自谦:“哪里哪里,都是两个小灾星,成日净是让人操心不断。”
说了许多话,几人有些熟悉了。
赵庄主想了想,格外劝说一句。
“这话按说是不当讲,但今日几位客人要不在此歇下,明日整装待发,再行路到下下个驿站,中途莫停。”
“客人是不知,那近处的驿站这两年可闹鬼,有说道着!”
赵庄主看了一眼几人,目光落在那老者身上。
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