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元丹丘,提到皇帝增开制科,大有选拔人才之意,问孟浩然可有去应试的打算。
李白趺坐,端着酒杯:
“孟兄是可以一试。”
“那些蠢材庸人都可入朝为官,孟兄定然能拔得头筹。”
他自己是商贾之子,工商不得入仕,早就绝了科举之心。
孟浩然比他洒脱:“朝廷每年录用不过二十人,还需提前投行卷,我京中无人,难也难也。”
“况且入朝当个虮虱之官,哪有我们今日自在?”
李白靠着石壁,偶尔夹二三菜,已经喝了三杯酒,有些醉意:“若是当个小官,成日埋首案牍,是没什么趣。”
他转而看向江涉。
“我瞧足下气度不凡,不知是何许人,怎么想到来鹿门山寻仙?”
江涉听他们说话,语气自在。
“我离家乡太久,之前在蜀中住过几年,这次是为游历。”
“之前偶然翻书,见庞德公于鹿门山遇仙这一段,书上也只记到‘后不复归’这一段,在下奇其故,便来瞧瞧真伪。”
“为一字跋涉千里,足下好雅兴。”
李白赞叹。
元丹丘坐在李白身旁,一只手端着碗,原想往里面填着肉菜,瞧到江涉坐在一旁,筷子一偏,夹了几筷子素食。
他是道士,尚不知这人是何来路,不知其忌讳,还是不要冒犯的好。
元丹丘问:“江郎君之前可曾见过仙踪?庞德公乃汉时人,如今已经过去数百年,即便遇仙一事是真……”
“我等如何能知真伪?”
李白和孟浩然好奇,就连一旁的挑夫也抬起头。
这位郎君身上有许多古怪,气度一看就不是常人,甚至比正低头啃着蒸饼的道士还像神仙。挑夫在心里想着。
这么代入去想,好似他遇到这位郎君之后,也有怪事,背的草药总觉着比之前轻快,背篓里东西也没少。
四人都等着回答。
这事也不难答,江涉沉吟片刻。
“如果确真有过仙遇,发生过神异之事必有痕迹,顺藤摸瓜罢了。”
李白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