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柳元明不是墨迹之人,转身便命人前去传话。
在此间隙,刘树义迈步在大殿之内走动。
他先来到放置着香烛、香炉和贡品的桌子前,只见桌子上的香烛是完整的两根,十分粗壮,未曾点燃。
香炉上有着一些蓝色的香灰,他指尖捻起些许香灰,感受了一下触感,旋即微微点头。
“程中郎将。”
刘树义看向程处默,道:“让人把棺椁搬过来吧,就放在之前放置的位置,分毫都不要差。”
他要场景重现。
程处默自是不会迟疑,很快就让金吾卫把棺椁抬进了殿内,在宏文路的指挥下,放置在了桌子的正后方。
刘树义站在桌子前,看着桌子后的黑色棺椁,忽然一阵风从外面传来,将香炉内的些许香灰吹起,飘飘摇摇,落到了棺椁上。
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的殿门方向。
便见大殿的窗户都是封死的直棂窗,没有办法开启,殿门只有一个,侍卫守在门外,任何人都没法避开侍卫进入大殿。
而诵经的僧人,来自五座不同的寺庙,串通的可能性也极低。
那贼人,是如何进入大殿的?
在锤击棺钉时,又是如何瞒过门外侍卫的耳朵的?
他想了想,旋即向杜构道:“杜寺丞,劳烦你命人去大牢,帮我向当日守在这里的陵寝军询问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
“询问他们,他们是如何分配的守卫任务,如何交接,可曾有过离开大殿的时刻,可曾听到过什么大的声响……这个声响,可以是他们亲眼见到的,不认为有任何异样的声响。”
贼人如何进入的大殿,刘树义暂时不清楚。
但他知道,贼人一定拔出又敲击过棺钉,而只要敲击,必然会有声响,这是无法避免的!
而只要是贼人亲自必然做的事,就有机会,借此找到对方!
他从不怕敌人做了什么,只怕敌人什么也不做,只要做了,必有痕迹!
杜构心思敏捷,一听刘树义的话,便顿时明白刘树义的意思。
他点头道:“这里距离大理寺不远,我亲自走一趟!”
说罢,他便快步离去。
刘树义缓缓吐出一口气,重新看向大殿。
想了想,他抬起头,看向大殿顶端。
只见这座大殿挑高很高,几根粗壮的木头搭建的横梁,十分稳固。
琉璃瓦片堆叠成的屋顶,密不透风又奢华美观。
沉思了一下,刘树义看向程处默,在程处默耳边说了些什么。
程处默目光一闪,当即命人搬来了梯子,没几下就爬了上去。
赵锋疑惑的看着程处默,不知道程处默爬上横梁是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