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回到了佛堂寂静的午后,空气黏滞,呼出的气息在鼻端凝结成水珠,嘴角撑地发酸,舌尖被吮地微微发痛。
小幅度的挣扎遭到轻易镇压,被他掌着后颈。
更深。
“佛堂那儿蚊虫不少,许是被叮咬了,阿姆,无妨的。”她不动声色拢紧衣襟,长发柔柔地垂下来。
蕙姑虽然疑惑,却也没说什么,取来百花露替她抹上。
映雪慈垂眼,不打算将此事告诉蕙姑。
一是怕她担心,二是很快便要离开,不必徒添烦忧。
“阿姆,可曾打听到修慎的归期了?”
她抱膝坐在圈椅里,声音一贯的温软。
蕙姑给她擦头的双手一顿,忽然沉默。
映雪慈是她养大的,怎会察觉不出她的不对劲,抬起头,纤细的手指搭上蕙姑的小臂,“阿姆?”
“溶溶,我正想着,要如何将此事告诉你,杨公子他——”
蕙姑深深皱起眉头,望着映雪慈柔婉充满期待的小脸,忽然心头一涩,话到嘴边不忍再说下去了。
她期待了这么久,忍那崔太妃那么久,就只有这一个盼头。
若她知道杨修慎已经、已经……溶溶要怎么办?
映雪慈的眼神一点点黯了下去。
面色犹豫,吞吞吐吐,蕙姑平时从不如此,能让她这般踌躇,除非是杨修慎出了什么大事。
“阿姆,”映雪慈抿了抿唇,轻声:“是不是修慎出什么事了,你不必瞒着我。”
蕙姑知道瞒不住她,长叹一声,“我今日去打听,才知道五日前海上突然起了风浪,杨公子所乘的货船被风浪掀翻,一船的人和货都沉了,一个人都没能回来!”
映雪慈的脸色,骤然惨白,牙齿咬紧嘴唇,连咬出血都没有意识到。
“溶溶,溶溶,你别吓阿姆!”
蕙姑一连唤了好几声,映雪慈都不应,整个人细细地颤,像秋风中的一片落叶。
蕙姑吓得扑上去抱紧她,摸她惨淡的小脸,触手冰凉。
这时映雪慈终于缓过神来,睁开漉漉的眼睛,抱住她的胳膊说:“我知道了,阿姆。”
“我们想法子找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没见着尸体,便不能妄下定论。他是为我求药才去的大食国,如果不是因为我,便不会出事,阿姆,是我对不住他。”
映雪慈的眼里涌上水光,她强忍抽噎,顾不得没穿鞋就跑去翻出她装体己的匣子来。
她不缺金银,慕容恪给过她很多很多,拔下发髻上的玉簪,手腕上的玉镯,塞进蕙姑怀里。
她出不了宫,父亲兄长更不会帮她,她只能托蕙姑去宫外找民间的好手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