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形势,自然就是顾家现在虽然依旧很有钱,买卖依旧不小。
但是在官场上,已经没了靠山。
这么大的家业,没了靠山,在附近地方势力,或者一些官老爷眼中,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头肥美的肥羊,一旦被人盯上了,就很有可能会被分而食之。
所以,才有了陈顾两家的婚约。
要知道,招赘本来就不应该招赘大户人家,像顾家这样的情况,最合适的招赘人选,应该是寒门子弟,甚至是穷苦人家能吃苦的孩子。
这样的人招赘进来,顾家就可以完全拿捏,不会担心将来出什么问题。
而招赘官家子弟,不要说顾老爷不在了,就是顾老爷还在,也未必压得住。
也正是这个原因,顾老爷的侄儿们,才会立刻就把初来乍到的陈清当成了“敌人”。
但尽管如此,顾老爷三年前,还是与陈家定下了婚事,他当时想的是,招陈昭明的庶生子入赘,这样将来两家就可以互通有无,以顾家的财力,搭上陈家的关系,至少可以保证,在官员里头,没有人敢对顾家动心思。
至于来的人为什么是陈家的长子。
这就完全出乎顾老爷的预料之外了。
还好几天时间相处下来,陈清的表现让顾老爷总体是满意的,至少这个姑爷…
是聪明的。
聪明人,能看得清局势,也就有可能,解决顾家眼下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要是心性再好一些,将来就能很好的替他照顾女儿。
此时,顾老爷杯中的茶水已经见底,陈清伸手,给他倒满了茶水,然后笑着说道:“今天闹了这么一通,叔父为了我,把顾家子送进了衙门里,说不定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叔父您是顾家的主心骨,可以说是掌门人,他们不会,也不敢怨恨您,但是对我,恐怕要恨进骨子里了。”
“所以,侄儿觉得,这个事情或许叔父还要再考虑考虑。”
“还怎么考虑?”
顾老爷看着陈清,摇了摇头:“我已经跟你父亲通了信了,他也同意了这件事,难道还能把贤侄你退回去,再把贤侄的弟弟换过来?”
“恐怕,不会有这么容易。”
顾老爷再一次低头喝茶:“再来个陈二公子,那些蠢笨之人,未必就不会再来一次蠢事。”
说着,他看向陈清,开口道:“贤侄是个聪明人,我相信,只要贤侄留下来,他们绝不会是贤侄你的对手。”
顾老爷继续说道:“我们父女,一定是站在贤侄你这边的。”
陈清思索了一番,还是觉得有些麻烦,他看了看顾老爷,笑着说道:“叔父帮过我父亲,又跟我父相熟,我相信,如果顾家有事,我父不会坐视不管。”
顾老爷叹了口气。
“看来,贤侄不是很了解昭明兄,我与昭明兄的交情,恐怕还没有到这种地步,便是结了亲,也只是想借借他的名头罢了,没有指望他能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