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还未答话,一直坐在马车内的慕容夫人道:“复儿,你尽管去,汝父在天之灵,见你如此上进,只会欣慰,不会怪罪。”
慕容复眼中含泪,拱手答道:“是。”
萧峰皱着眉头,不认同地说道:“为了所谓上进,连父子人伦都不顾,非是英雄所为。”
慕容复只不理他。
明空淡声道:“汲汲营营,不过镜花水月,是非成败,到头不过是一场空。”
慕容复依旧不言。
李秋水笑了笑道:“慈悲不度自绝人,和尚还看不开吗?”
李秋水能当得西夏国的太妃,自然不傻,她当然已看出慕容复拜她为师不是为了学武那么简单。但她并不在意,反正慕容复长相符合她收徒的条件,路上也需要个鞍前马后的徒弟,如此便够了。
明空轻叹了一声,不再言语,向前迈步。
只见他不过向前走了一步,却是转瞬到了几丈开外。
缩地成寸!
萧峰瞳孔一缩,连忙追了上去,叫道:“师父此行可还会回来?!”
明空回首看了他一眼,考虑片刻,点了点头道:“会回来,你照顾好师弟。”
萧峰躬身行礼,答了声“好”。
李秋水没想到明空会走得这样快,她“啧”了一声,拎起慕容复便跟了上去。
秦红棉几人见此,顿住了脚步。她们明白,以她们的武功,是绝对跟不上的。
僧者的背影渐渐远去,她们痴痴望着,望着那放不下的执念,望着那存在于过去的昙花一现。
放下还是拿起,她们是俗非佛,无从选择。
喧嚣散去,少林又复了往日宁静。
夜晚,明空几人宿在了洛阳的一家客栈。
半夜,客栈外却传来一个孩子叫喊的声音:“救命,救命!”
打坐的明空连忙睁开眼,推开门循着声音找了过去。
只见巷道中,一个吐蕃僧人将一名大约六岁的孩童抓在手中。
明空神色一冷,沉声道:“阁下何故为难一个孩子?”
那吐蕃僧还没开口,孩童却惊喜道:“是佛祖吗?!佛祖快救救我!”
明空一怔,仔细看了看那孩子,发现他与刀白凤长得有六七分相似,他不确定地问道:“你是段誉?!”
的名字?”
明空:“……”该说不说,不愧是这个世界两年,可还是出生了。
祖,不过一个中原小僧罢了。”
但看此人认得段誉,恐怕节外生枝,吐蕃僧只得道:“贫僧带这小施主去寻他的父母,他却不懂事,非说贫僧拘了他。僧者若知他父母下落,还请告知,也让贫僧脱了这小麻烦。”
他故带着段誉的,可手上的动作,俨然已将段誉当作了他的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