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姑娘家,私塾约莫不收。”她小手一摊。
赵博生当时就瞳孔地震。
姑娘家!
他是姑娘家!
赵博生神情恍惚,他捧着馅饼,跟游魂一样游走了。
走出去一截距离后,又转回来买了两斤桃子,双眸呆滞地接着游走。
孙二丫数着手里的五个铜板,跟做梦一样。
“真有人买啊?”她呆住。
宋小树也有些懵,他没想到能卖钱,因为总觉得家家户户都种桃子了,怎么会有人舍得拿钱买。
反正他不舍得。
山上还有野桃呢。
但——
出奇的好卖。
宋眠让他把桃子切成小块,在她摊位前排队等着的食客,挨个发一块。
吃着觉得香甜,家里缺的就会买上三五斤。
宋小树本来还有些心疼,见此也不心疼了,见人就笑,见人就发。
两筐子桃子约莫有七八十斤,他以为卖不出,谁知道卖得还挺快,最后剩些被挑拣过的小桃子、伤桃等,被一斤一个铜板给卖了。
拎着空筐子和一把铜板,孙二丫高兴的乱蹦。
“我没赚来钱的时候,还想着要买这买那的,但是钱到手里了,一个铜子都舍不得花了,我要存起来,到时候给孩子读书。”
孙二丫被晒得满脸是汗,心里却很兴奋。
宋眠摇头失笑。
“你赚来的钱,想花就花,想存着就存着。”
孙二丫很赞同的点头,又摇头。
她还是舍不得。
他们桃子卖完后,宋眠的馅饼也卖完了,先前攒的钱已经花完了,做了秋天的衣裳,又该攒钱做冬衣冬被了。
她看着煤价反倒是还好,就是棉花比较贵。
从开国皇帝那时开始推广棉花,到现在二百多年,棉花的价格降低很多,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依旧是贵重物件。
宋眠想着,她现在翻倍的备餐,小集备七斤肉,能赚一百五十文左右,大集备十五斤肉,约莫能赚三百文,这样攒钱确实快很多。
“走吧,去杂货铺,我想买几把牙刷。”她实在受不了没有牙刷的日子了。
先前吃饭都没米,自然算了,现在赚钱了,这就是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