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位状元郎来时,见诗会已经进行到尾声,着人给他送一幅墨宝合情合理。
裴琯璃就这样抱着锦盒,径直来到书院深处的花园里。
甫一穿过门廊,先前微弱的嗡嗡之语变为清晰的说笑。
宽敞的花园内,四座被灯光照亮的亭阁里坐满了人,都是些身着长衫、衣冠楚楚的才子佳人。
裴琯璃一一打量,却没找到穿着艳红衣袍的状元郎。
她眼睛一转,便在距离门廊最近的一个亭阁坐下来,默默等待。
既然找不到索性不找了,出入口仅有那座门廊,总会等到那位姐夫的兄长。
“想笑话姐夫,哼哼,让你吃不好睡不香,浑身痒……好像都不太解气。”
裴琯璃摸着怀里的药粉,一个一个的排除,最后便决定给他来个终生难忘的体验。
这时,一名身着长衫的年轻儒生瞧见她,眼睛不由得一亮。
他主动走来,彬彬有礼道:“这位姑娘,不知是否对小生方才做得诗有兴趣?”
裴琯璃抬起头看着他,“没兴趣。”
“那,姑娘可否移步……”
话还没说完,裴琯璃呲出两颗虎牙,“走开走开,再敢多说一句,信不信本姑娘抓你回山里?”
那儒生一顿,便讪笑着退了回去。
其他几位才子听到两人对话,纷纷打趣儒生。
“山族姑娘不识刘兄才学倒也正常。”
“不过刘兄方才那般主动,倒让我想起一句诗。”
“巧了,我也想到了。”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哈哈哈……”
裴琯璃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索性不去理会,转过身直勾勾盯着那处门廊,心里念叨: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而她不知道的是,贵云书院的诗会场地有两处。
距离花园一墙之隔的厢房内。
原本只有书院的几位先生、李怀古和部分学识不凡的学子。
但因为陈云帆的到来,使得和谐的氛围多少增添几分紧张感。
陈云帆坐在下首位置,作揖行礼:“岳明先生,学生不请自来,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