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打算继续等了。
正好可以把招牌弄一弄。
考虑到【食客动态】中提到的余大爷是位老人家,可能眼神不好,陈舟换了个大号的招牌。
这时候重新写字上去,同样是隔着五十米都能看到的大字体。
至于下午到货小喇叭,他也充好电,准备现场来上两句。
陈舟按下录音按钮,组织了一下措辞:
“肉包子,刚出锅的肉包子,手工鲜肉包。”
但试了几次,陈舟都不太满意。
叫买也是门学问。。。。。。这跟平常说话,朗读文字都不一样。中间的度,还挺难把握。
这时候,林女士领着女儿过来了。
陈桃桃看见陈舟手上的小喇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兴奋。
她小手指着喇叭说道:
“李老师也有一个,她从来不给我们玩。”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都比作为家长的自己说话管用。
陈舟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
“你们李老师真小气。”陈舟笑道:“来,爸爸让你过够瘾。”
“你跟爸爸喊,肉包子,刚出锅的肉包子,自己包的。”
陈桃桃学着爸爸的话,喊道:
“肉包子,刚出锅的肉包子,爸爸包的。”
陈舟和林女士听完,相视一笑。
林艺凡接过小喇叭对女儿说道:“你要念成是自己包的。”
陈桃桃左右摇晃了一下小脑瓜,很有自己的主意:“妈妈,我就是这样念的!”
行吧行吧。。。桃桃说的也没毛病。
就这样,一家三口在小吃车前,轮流吆喝起来。“我自己包的”、“我老公包的”、“我爸爸包的”。
一番练习之后,措辞语言也更加精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