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后,鬼子前锋大队分为两股,分别从东门和西门逃出了松江城。
与此同时,负责警戒以及打扫战场的两路东北军残兵,也跟着猎日营从北门撤出。
无论鬼子还是东北军,都没有留在松江城内,尽管此时松江城内的毒气浓度已经降低了许多,但是不戴防具的话仍旧足以致死。
而防毒面具的过滤器又是有时限的。
所以鬼子也没办法长时间留在城内。
东北军就更不用多说,湿毛巾的时效比过滤器短多了。
林屹把那辆八九式坦克也开了出去,负责打扫战场的108师残兵则带回了16挺九二式重机枪以及8门四一式75mm口径山炮。
第648团的团长赵镇吉还有些遗憾。
还有好多枪支没有捡回来,浪费啊。
缴获的8门山炮全都是散装的部件,都是由驮马驮着。
还有一些驮马背上驮着的则是炮弹,75mm口径炮弹。
此外还有大量6。5mm、7。7mm口径的子弹以及各种型号的手雷。
看着这些装备及弹药,吴正仁、张文清、金璧奎他们几个笑得嘴都合不拢,有了这么多武器弹药,守住松江的希望就更大。
而且,他们已经守了两天三夜,就只剩最后一个白天。
只要坚持到今天傍晚,他们67军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吴桐岗就问吴正仁道:“军座,咱们有了这么些重武器,还有必要进城吗?”
贺奎也道:“是啊,不如就以北门和城外的土丘做支撑跟鬼子打阵地战吧,这样天黑之后脱身也容易。”
金壁奎和几个旅长也纷纷附和。
显然,67军的这些高级将领已经在考虑脱身的计划了。
林屹嘴上没有反驳,心下却是暗暗腹诽,这几乎就是国军高级将领的通病,总是痴迷于打阵地战,或者说痴迷于被动的阵地防御战。
这点,只要简单的翻看一下抗战史就能发现端倪。
国军的22次正面会战,全都是被动的阵地防御战,就没有一次主动进攻。
即便到了1944年,小鬼子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发起豫湘桂会战,国军依然痴迷于被动的阵地防御战,甚至连一次主动出击都没有。
并不是说,打阵地防御战就一定是错的,主动进攻就一定是对的,而是说打仗得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