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畏罪自尽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中,随之一起呈报至官署的,是大理寺审清案结的文书。
判决尚未下达,宋琚在牢狱中惊闻姐夫的死讯,登时吓得魂不附体,当场撞柱而亡。
陛下顾念手足之情,在端王府“哭祭”半日,下旨免去端王一切罪名,仍以亲王之礼下葬,其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亦按制继承王爵。
一桩由江州告发,震动京中的案子,便这样完结。
然而后续的事情仍要做,亲王葬仪、爵位继承之礼、各种规程、文书……沈清辞足足忙了五六日,忙得脚不沾地,无暇他思,让他几乎已经忘了裴景曾经提过的“大礼”。
直到这一日黄昏前,他回到相府时,看到府中摆着各种赏赐,金银器具、珍玩布帛……各种箱笼几乎摆满了整个庭院。
但沈清辞没看那些,他立在相府门口,面上血色尽失,脑中轰然一声,炸得一片空白。他身形踉跄了一下,几乎站立不住,身旁的长随丹墨慌忙扶住,沈清辞才不至于跌倒。
在那些箱笼前,端立着一个人,粗布麻服,仅仅是几日没见,身形已经瘦削得不成样子,那是——
谢廷和。
事情总是这样,每当沈清辞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最差的准备时,裴景轻轻拨动手指,便能将他推入更深的深渊。
沈清辞花了很长时间才挪到那人身前,这才注意到,谢廷和的右额上赫然多了一个青色的刺字,是一个“奴”字。
那个字刺得沈清辞双眼模糊,他注意那个字旁边有淤青痕迹,显是剧烈撞击所致——想来这便是裴景所说的“意外”了。
“清辞……”谢廷和的声音好像飘荡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他说不出话,等着眼中酸涩的模糊感下去,视线重新清晰起来,便意识到谢廷和的面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他抬起手,自己都注意不到那只手在止不住地发颤,指尖轻触那人的额间,烫得沈清辞一个瑟缩。
“丹墨,去请大夫来。”
沈清辞觉得自己的声音好像也在别的什么地方飘着,闷闷的,如同沉在密不透气的水中。
大夫匆匆赶来,他不敢耽搁,立即搭脉问诊,眼睛不时瞟向病人额上的刺字和大片的淤青,却什么也不敢问,哆哆嗦嗦地开方取药。
沈清辞命人将谢廷和安置在偏院的一处僻静的房中,等治好了病,就留在偏院洒扫。
机械地安排好一切,回到自己房中,他无力地倚在墙上,只觉得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尽了。
一切都恍如一场梦,缥缥缈缈,不切实际。
——咚咚咚。
有人敲响了门,又一道女声响起,声音是被刻意压低过的,“县主,我方才看大人的脸色不太好,我们晚些再来吧。”
——咚咚咚。
敲门声依旧执拗地响着。
沈清辞打开门,低头看着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妹妹。
一只手搭在沈清辞的眉上,笨拙地在上面摸了摸,“哥哥,为什么,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