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西北有高楼的翻译 > 13-20(第44页)

13-20(第44页)

死亡和注销户口之间隔了一年。

江宁问管理户籍档案的工作人员,“病亡的话有医院的死亡证明吗?为什么刘献金的户籍隔了一年才被注销?”

工作人员解释:“当地讲究落地归根,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在医院闭眼,况且有的病是急病,在家去世了,后辈做做法事请人拉上山土葬,没什么人会管的。”

包括现在,土葬也是左凭市主要的丧葬方式,不像火葬需要繁琐的手续。

那就是没有死亡证明。

江宁没说话,敛着神情让人摸不清他的思绪。

工作人员又说:“那时不像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注销户籍的概念。况且我看刘献金的独女当时也才十七八岁,不懂也正常。”

江宁低眼看着旧户籍本上刘献金和茆七的名字,不同的姓,刘献金也不是已婚身份,是收养关系吗?茆七89年生人,假设99年才被刘献金收养的话,那她十岁前的家庭呢?

江宁抬起眼,问道:“刘献金未婚,和茆七也不同姓,是收养关系吗?那你这边有保存收养手续吗?”

工作人员摇头,“所有的资料都在这了,没有收养手续。而且八九十年代生孩子,很多妇女都是在家生的,上户口也有滞后性,2010年宁州县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还有许多黑户呢,不同姓也不能证明是收养的吧,人家随母姓也无不可啊。”

那时候未婚上户口确实比现在简单,不用做亲子鉴定,收养也不像现在需要门槛和手续。问不出什么了,江宁将资料还给工作人员,道谢离开。

宁州县离龙州县老家很近,江宁看时间还早,便回了一趟老家。

所谓的老家,也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曾经居住的房子被拆掉,建起了小学和市场,陌生极了。

现在中午,小学门口都是接孩子的家长。

交警在学校门口疏通交通,江宁驾车缓慢通过。

最后江宁在市场前停车,下来找到一个已磨到圆滑的石阶,不顾行人的目光在坐在上面。

记得以前前边是一片田地,清明时节会开满黄澄澄的油菜花,他和父亲会在晚饭后散步到这里。

触景伤怀,江宁不由想起父亲失踪前的场景。

19谎言,怎么杀人?

1999年,江宁十岁,当时龙州县还未实行城改,他家在近郊的镇上。三进的私屋,前堂坐诊,后堂住家,中间是四围的院儿,父亲江然晒了许多他亲自进山采取和炮制的草药。

中医师对中药的品质最为谨慎,野生草药的药效俱佳,所以江然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进山采药,中午回来才开堂问诊。

记得是三月上旬,江宁放学回家,肚子饿极了,“爸爸!爸爸!有吃的吗?”

从门外喊到门内,前堂没有患者,江然必定在院子捣鼓他的中草药。

江宁扔下书包,溜进后院。

江然在院里早就听到江宁的喊声,他刚一出现,江然就朝他招手,“过来。”

“是有好吃的吗?”江宁蹦蹦跳跳地过去。

江然站在几个实木多层晒架旁,衣扣上还系着一个装驱蛇粉的挂包,可想而知今天看诊的病人多,忙碌到忘了摘下。

他随手从簸箕里抽出根党参,对江宁说:“那,先吃点垫垫肚子,饭还没压好。”

因为母亲早逝,江然平时坐诊没空,煮饭多是用电压力锅,快还省事。

党参味甜,还有股特殊的药味儿,江宁不喜这个,频频摇头。

江然说:“党参补气,你学习费精神,恰恰有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