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三国王业不偏安免费阅读 > 第76章 真去擒王(第3页)

第76章 真去擒王(第3页)

魏军木筏上熊熊燃烧的大火,在撞上那颜色繁杂的厚重浓烟之后,火势很快便被浓烟压制!

小半刻钟不到的工夫,在五丈塬上的众人就已望不见火光了。

木筏上的魏军一开始似乎还上前续火,因草人上灌有膏油之类的助燃之物的缘故,半船的草人再次剧烈燃烧起来。

可过不多时,又在撞上无法被吹散的浓烟后火势渐小,虽未能彻底熄灭,但在五丈塬上也只能望见一点小小的火苗了。

事实上,魏人还有两排木筏被前筏挡住,未与大汉烟船相接。

只是船上的魏人在见到前船火势再次变小后,不知是破罐子破摔还是怎么,最后将剩余的木筏全部点燃。

火舌一开始还在鼓风的作用下朝东南吹,但没过多久,原本在筏上蠕动作业的人影便一个个消失不见,似乎是跳入渭水去了。

筏上无人鼓风后,浓烟西卷的速度变得更快,木筏上的火势迅速得到控制,最后又只余小小火苗。

此刻陈祗惊叹,便是因魏人最后一只木筏也已被浓烟笼罩,再也望不见丝毫火光了。

郭攸之将目光从渭水收回,看向那位端坐在木椅上泰然自若,似乎一切尽在掌握的大汉天子,欲言又止许久后终于还是张口:

“陛下,如今烟舸蔽水塞川,魏寇火筏尽没,陛下所设以烟克火之策,真可谓奇矣!

“不知此乃陛下自思得计,抑或是古时已有成例?”

虽然这位陛下先前已设奇计大败曹军于斜谷,可作为大汉仅有的两名侍中之一,郭攸之仍有些难以适应这位陛下的巨大变化。

刘禅看着渭水上遮天蔽日的浓烟,徐徐言道:

“未知古时有此成例,不过是朕平素察觉有此情形,便留了心。

“而前日为防敌寇纵火,便将这等情形道出。

“随后又与董侍中、邓扬武、宗中郎将几人并入谷中斜水,以小舸一试,发现确实可行罢了。

“但也未曾料想魏寇木筏如此之巨,草人如此之众,火势如此之盛,此举能成,侥幸而已。”

刘禅不动声色地装了个小逼,事实上心里已是抑制不住的有些激荡。

浮桥保住,渭北大军自可以从容撤回渭南。

纵使魏军东西合击,依靠渭南的工事,应付起来犹可以游刃有余,基本上已立于不败之地了。

至于郭攸之问的先例,此前有记载的历史上应未有过,但后世确实是有的。

而所谓以烟制火的原理,刘禅实在不清楚,只知道确实可行罢了。

但想来,无非是利用浓烟中的各种惰性气体与固体颗粒隔绝空气中的氧气,以达到阻燃的目的。

再则船上燃料已全部浸湿,闷烧时还会释放大量水蒸气,可以吸收敌船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降低轰燃区的温度。

前日在斜水上,他与董允、邓芝、宗预这几位在试验时,便已见识过了这种闷烧产生的浓烟确实能够大大减弱火势。

又因这种烟雾会沉降,所以他才又提议加入硫黄。

毕竟不知道曹军会以何种舟船来袭,也不知会分成几拨来袭,硫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如今又是东风,江上的魏军只要多吸一会就丧失战斗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