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明亮光芒。
他用自己的话,郑重地总结道:
“我明白了!记者的工作,就是记录真实发生的故事,然后把这些真实的故事传播出去,去帮助大家!”
他挺起小胸膛,大声地宣布了自己的理想:
“那我以后也要当一名记者!”
“我也要去记录真实的故事,去帮助更多更多的人!”
洛川看着李元那张稚嫩而又坚定的脸庞,他笑得格外的灿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元常常都能够看到这位记者的身影。
他也知道了对方的名字——洛川。
洛川和老院长一样,也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在休息的时候,他会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那些采访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他讲的故事里没有神仙鬼怪,却同样充满了惊心动魄。
孩子们听到他讲到,自己如何孤身一人,伪装成打工者,卧底进入那些生产伪劣食品的黑工厂时,就仿佛亲眼见到了他正一步步地踏入传说中魔王的洞窟一般,一个个都紧张得不行,连大气都不敢喘。
当听到他如何与那些狡猾的黑心老板斗智斗勇,最终巧妙地取得了他们违法犯罪的证据时,孩子们又会爆发出阵阵开心的笑声,为他的机智而喝彩。
最终,当听到那些受害的群众被成功地解救出来,而那些黑心老板也得到了应有的、正义的制裁,被警察叔叔带走时,孩子们更是会激动地鼓起掌来,开心极了。
这样一个个生动而又惊险的真实故事,在洛川那富有感染力的讲述之下,给年幼的李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现实世界里,也有着不输于神话故事的英雄。
后来,洛川将自己在临州灾区的采访内容,写成了一篇非常优秀的深度报道。
尤其是关于临州孤儿院的那部分,他写得格外的深刻而又感人。
那首被孩子们魔改的《敢问路在何方》,经过他的生花妙笔,让无数的读者在捧腹大笑之余,也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情况。
洛川信守了他与李元的承诺,没有用相机,去记录那个小男孩认真抄录歌词的画面。
但是,他却用更为生动有趣的文字,将当时两人见面时的那段可爱场景,给完美地复原了出来。
此外,洛川还饱含深情地,记录下了孩子们在安置区生活中,一件件充满了童趣与希望的趣事,比如他们如何用泥巴捏出想象中的家园,如何在废墟上种下小小的向日葵。
这篇报道,一经发表,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让身处灾区的临州孤儿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临州孤儿院在之后的重建过程之中,也进行得异常的顺利。
孩子们不仅拥有了崭新的、更加坚固的家园。
更是在生活与学业上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的长期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