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已经证明了,曹豹根本不服刘备。
这也好理解,毕竟刘备一个外来户都能统治徐州,那他曹豹作为陶谦心腹,手握军权为什么不能?
尤其刘备手里还握有丹阳兵,这些本都应该是曹豹的。
曹豹对刘备有妒恨,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趁着这个机会,削弱曹豹的实力,未来丹阳派便不足为虑了。
李翊的眼光放得很长远,他知道陶谦命不久矣,也知道这老登“让徐州”是没安好心。
但李翊会帮刘备吃下整个徐州,为了老刘这张长期饭票,他必须作出这样的谋划。
刘备果然有些迟疑,“曹豹与我共御曹操,今使计害之,非丈夫所为。”
李翊挥了挥手,笑道:
“非也,兵者诡道也。”
“我等只使人告知曹军将退,曹豹追与不追在其自身耳,非我等所能强为也。”
唔!
好牛的论断。
此言一出,赵云与关羽皆佩服不已,李翊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我们只是告诉你曹操撤军了,追不追是你自己的事儿,我们又没拿刀架你脖子上。
还能逼着你去追击不成?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今使曹豹追之,为曹操所败,我军复追之,必获全胜。”
“一者,可削曹豹实力,为使君赢得在徐州的话语权。”
“二者,曹豹兵败,使君若能救之,必得丹阳兵军心,丹阳派之众也将感恩戴德。”
“三者,徐州百姓深恨曹军,今使君若能击破,必得徐州人心。”
“此可谓一石三鸟之计也,今若犹豫不决,必然坐失良机!”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刘备岂有再迟疑的道理?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脾气性子那是相当火爆的,不然谥号就不会是“昭烈”了。
他是一个雄主,当手下人都把方案拟好贴到你脸上的时候,刘备是不可能迟疑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