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整,维园年宵市场正式开市!
众多港岛市民扶老携幼,从各个入口涌入维园。
很快,人潮开始涌动。
陈记糖水档口散发出的香气,在这清晨的微寒中,吸引了大量游客。
“好香啊!妈咪,我想食糖水!”一个小女孩拽着母亲的手,眼睛直勾勾盯着油锅里翻滚的咸水角。
“咦?陈记?是不是报纸上登的那个?”
“伙计,来碗红豆沙,加两个咸水角!”
“我要芝麻糊套餐!”
“。。。。。。”
仅仅开市十分钟,四个档口前就排起了长龙。
工人们分成几个小组,动作迅速,配合默契。
陈秉文亲自在一号档口坐镇,他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度。
“陈记秘制糖水!红豆沙暖胃,芝麻糊润肺,新鲜炸嘅咸水角脆卜卜!行年宵,饮陈记,甜甜蜜蜜行大运咯!”
伙计们一边忙活,一边吆喝。
自从1960年举办第一届维园年宵以后,过年逛年宵市场成为港岛市民的传统。
除了维多利亚公园,旺角、深水埗同样设有年宵市场。
但人数及热闹程度,都远远达不到维园年宵万分之一。
港岛市民游年宵市场买年花,图的就是新年讨个好彩头。
伙计们的吆喝声让游年宵的市民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
四个陈记糖水档每个档口都挤满了人。
伙计们额头冒汗,动作不敢有丝毫停歇。
“一号档,红豆沙快要卖光了!”
“三号档,咸水角快卖光了!”
“四号档,找零不够了!阿海,把备用零钱箱送过去!”
“二号档排队太长,引导部分客人去三号档!”
陈秉文在四个档口间快速穿梭,哪里队伍太长,他立刻过去引导分流。
哪里原料告急,他还要联系食品厂火速补货。
哪里伙计忙不过来,他挽起袖子就上去帮忙盛糖水、收钱。
正午时分,四个档口人流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四个档口的伙计们忙的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见此情形陈秉文果断下令:“轮班!每组十五分钟,吃饭喝水上厕所,快进快出!”
同一时间,长沙湾道38号陈记食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