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代理的欧洲设备,主要是针对苹果、橙子这类标准化水果的。
芒果太冷门了,市面上根本没有成熟的商用设备。”
另一家日本机械商社的经理则更加直接:“高先生,这种设备需要专门研发。
我们公司有类似的技术储备,但针对芒果的没有。
研发周期至少一年半,投入巨大,而且效果不敢保证。
贵公司能等吗?能承担这个风险吗?”
连跑了几天,答案大同小异。
欧美日的大厂要么没有现成设备,要么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
高振海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又跑了几家声称能做“非标定制”的本地机械厂。
这些厂子规模不大,但老板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敢接硬骨头活。
在长沙湾一家名为“精工机械”的小厂里,老板黄师傅拿着芒果端详了半天,又和高振海带来的技术员讨论了许久,最后摇摇头:“高生,原理上,用机械臂配合特制刀具和传送带,加上简单的视觉定位,可以做。
但问题是,芒果太娇气了!
力道大了,果肉破损;
力道小了,皮削不干净。
果核位置深浅不一,很难精准定位。
而且不同芒果成熟度不同,软硬不一,机器参数很难调。
做出来,效率可能还不如熟练工快,故障率还高。
关键是,这东西没图纸,从头设计、试制、调试,没两个月下不来,成本也不低。
你们确定要做?”
高振海看着黄师傅诚恳又带着点无奈的表情,知道对方说的是实情。
他带着这个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回到了观塘厂。
“文哥,情况就是这样。”高振海这次是真的被打击到了。
“进口大厂没有现成的,研发来不及。
本地厂能做,但黄师傅说,做出来效率可能不高,故障率可能不低,而且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出样机,调试还不一定一次成功。
成本他初步估了个数,要十五万港币左右。”
“十五万?两个月?”陈秉文眉头紧锁。
这个时间和成本,远超他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