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李贞那只粗粝的大手伸过来,抓住胡翊的胳膊,左右翻看着,评价道:
“有些书卷气是好事,只是还要有些英武气,此外你还要学些拳脚兵器;上回骑马从宫里往外赶,棡儿和棣儿说你骑马太慢,骑姿也不雅观,军中就靠这些服人呢,你若是做不好,如何服众呢?”
李贞点出了胡翊的毛病,而后才说起道:
“明日诊治完了就过来,我开始教你些拳脚,用不用的上无所谓,但你得会。”
“毕竟是艺多不压身嘛。”
胡翊连连点头,觉得李贞的话有道理。
这也就是他对李贞有恩,外加上和朱静端有那么一丝丝关系。
否则的话,当朝一品荣禄大夫,领大都督府佥事,执掌兵权、位高权重的李贞,又岂会如此仔细的提点于他。
只是,胡翊对于学武这件事,抱有的期待很低。
一来他不是从小就开了筋骨的,二十一岁的年纪,身体开始变得僵硬。
马步没扎过,练刀需要招式连贯,练枪需要先抽拔长杆,以此锻炼腰力和控制力。
再者说,天下初定,虽然后面还有不少大仗要打。
但是立功杀敌的事,有的是人去做,他现在学也来不及。
胡翊很清楚自己学武的定位,那就是看着像个武人,有几分英武气,只要站在那里做做样子没啥问题,就可以了。
夜里,许公公过来了一趟,胡翊想找几本有关农事的书籍,托许公公转达给叔父胡惟庸。
事实证明,胡翊于学拳上的天赋,也确实一般。
第二日早上,胡翊照例去朱静端那里看过后,来到李贞的院子。
李贞已经在院子两侧,立起了兵器架,从刀枪棍棒、到鞭锏马槊,全都摆在兵器架子上。
久不上战场的李老将军,今日也是重操旧业,换上一身练功服,严肃认真了起来。
看到李贞如此正视这件事,胡翊也跟着正视起来。
李贞攥着一把石灰,在地面上画了几个点,胡翊便开始练桩功,扎马步。
并不是一开始就从拳法教起的。
胡翊扎着马步,伸着双手,艰难地保持着动作。
李贞认真严格的纠正他的问题,叫他稳住先扎一炷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