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忠没有让众人等待,继续开口:
“各位,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刺激国内市场的机会。
是利用独特视角,在特殊时间,打破传统商业片和主旋律影片界限的机会,更能促使主流意识和价值回归影坛。”
于东蹙眉,看了一眼老领导,又转过头,有些诧异的问曹忠:
“你说的主流意识和价值,我该怎么理解?仇恨本子?”
曹忠摇摇头:“仇恨归仇恨,但不是宣传点。真正的主流意识,是平凡英雄身上的勇气,是在民族记忆中守护真相,捍卫尊严的集体意识。”
他沉吟了下,语气加重,“还有国人自己的审美权、道义权、历史解释权,中国自己的二战叙事,对民族记忆的主动建构和文化主体性的积极彰显。”
这话说的韩三品目光一动,于东和王忠军则是两眼茫然。
他们搞不清,曹忠到底是上的什么高度。
不就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吗?至于吗?
曹忠一看对方眼神,也不准备给他们深化解读了,没意义。
他们毕竟是资本。
只认钱。
于是曹忠果断放弃这种层面的交流,转化为可量化的评判标准:
“这部电影的叙事视角和认同感,是能有助于电影产生破圈效应的。
当然,这需要宣发方的推波助澜。
我认为,在今年这种遇难纪念周年,甚至能够形成一种观影的集体文化效应。
简单点来说,全是票房。”
这话直白又简单,两位都听懂了。
但不好忽悠。
王忠军打断曹忠所言:“你说能形成归你说,真要是七百个拷贝,发行方可要掏的是真金白银,万一最后票房不好,这钱算白花了。”
曹忠道:“我理解王总的顾虑,所以在先前的五条宣发方案之后,我还有两条最致命的宣传点。”
这下,别说王忠军和于东。
韩三品也诧异的看向曹忠。
曹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