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第五代导演。
这两辈“文艺工作者”有一个算一个,灵魂里面都有一种奇怪的东西。
比如老外给冰雕连敬礼;日寇善良救人而后自杀;遵守规则,哪怕是生死之战也需要寻求荣誉之战;老外救助华夏人,为了报答,还要陪老外睡一晚;又或者必须有一个西方风格的反战角色。
骨子里充满了深深地西方崇拜。
持续那么多年,
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扛住华夏商业类型电影这杆大旗。
只知道怒喷观众瞎了眼。
后来被非科班生抢了。
非学院派硬生生凭着自己的创作核心和能力天花板,给这帮人搅了个地覆天翻。
真是可笑。
脑子里想着的是玩儿艺术概念,实际上全程都在外国框定的规矩里面打转。
连个属于自己的二战叙事都需要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作为二战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场之一,在国际上没有一部电影有影响力,甚至在国内也没有一部电影有影响力。
这就是曹忠想要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
甭管西方媒体对于华夏是否存在围剿或者持续围剿。
自己得学会和自己和解。
华夏的市场在这里摆着,飘不走,也抢不走。
西方媒体也决定不了观众是否喜闻乐见。
讲不好故事,就别怪观众不给你脸。
那群科班导演,其实早就失去了能力和自信,各种理论头头是道,却没法将想法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
失去了底层创作的土壤。
往后的时间里,烂完了是必然。
……
脑子里想的东西有些多,曹忠一时间忘记跟梅婷寒暄。
梅婷倒是很好脾气,笑着跟曹忠率先打起了招呼。
“我应该叫你师弟,还是叫你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