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近几年,商业片开始出现,华夏电影向好发展,但好的不全面,不具体,不迅速。
但是华夏电影这十几年,一直都是在过河。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而这桥,这船是什么,韩三品一直在摸索。
在最穷,最没钱,统购统销消失的时候,他摸出了主旋律电影,《孔繁森》,赚麻了。
其后,他依靠冯晓刚,摸出了商业片的一点脉。
结果转头就被陈凯哥的《荆轲刺秦王》活埋了,还顺带把华艺的王家兄弟带进了沟里。
之后因为《卧虎藏龙》,他摸出了大片战略。
《英雄》给了他信心,但现在看,这条道路,前途不明,途中存在波折。
因为《疯狂的石头》,他又准备两条腿走路,中小成本商业片也需要尝试。
今年投资星辉的导演,以及现在还没发下来的政策——青年导演资助计划五十万元,以及将中小成本影片作为2007年的重要发展任务,开拓类型化,多样化创作。
都是这个新的破局点。
简单点来说,韩三品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要让进口大片彻底玩死华夏电影。
简单来说,保持一个度。
抗住进口大片的数量,顺带着发展华夏电影,达成某种平衡。
只要能让观众进入影院,甭管黑猫白猫,都是好猫。
而这,需要华夏电影自己争口气。
这口气,曹忠到底有没有,韩三品不知道。
但是他听出来了,曹忠口气不小。
……
目光放在剧本的名字上,韩三品不置可否。
翻开剧本,韩三品看到故事背景,瞳孔一缩。
这类型剧本,目前在电影局总共有五六个。
很麻烦。
该拍。
但是拍多了,不好。
容易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