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阳没有回头,只在走廊尽头微微顿了下,指尖在袍袖中缓缓蜷起。
第二日一早,天色已亮,榆关郡街头的烟火已起。
姬阳起身,披衣下榻,倒了一口凉茶下肚。
昨日她随口提起榆关郡的炸豆腐,他记在了心上,想着她既已有了身孕,更该好好歇息,他便打算独自去街上寻些热食回来。
他独自踏出客栈,一路往西街走去。街边茶摊已支起炉子,袅袅水汽升腾。
刚走不过几步,便听见茶摊边几人正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什么:
“听说了没?东阳大都督亲自去了宁陵治水,跟百姓一起搬泥挑沙,白日里泥水裹身,夜里跟大伙睡地铺。”
另一人惊讶道:“真的假的?我还以为他是个不通人情的乱世杀神,打起仗来寸草不生。”
又有个老头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慢悠悠说道:“哎,你们这都是听来的,我可是亲眼见着的。我前些日子才从宁陵回来,见都督亲自把军粮分给百姓吃,自己三日没沾一口热粥,你说这世上哪家将领做得到?”
有人插话道:“我还听说,他夫人是我们凉州人呢。”
“哎哟,那以后岂不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将货物运到东阳境内了?凉州和汀洲的商路要通畅喽!”
“都督夫人是凉州人,那我们这些人也算是跟都督沾了亲了。”众人一笑。
忽有人低声感慨道:“以后……东阳大都督,没准就是我们凉州的都督喽。”
“是啊,有这样的都督坐镇,我们就不用再怕打仗了。哪像那帮西凉军,杀人放火、抢掠烧杀,见了好的就抢,连鸡犬都不放过!”
这些话,纷纷扰扰,在姬阳耳边炸开。
他怔住脚步,眉目沉了沉,却没有立刻说话。他以为这只是街边闲谈,但继续前行,越过两条巷子,又在一个豆腐摊前听到一对老人说起他将粮食分给百姓、亲自抬伤员、深夜修坝关照百姓的事。
再往前,小巷墙头传来孩子清脆的歌声:
“宁陵水涨天欲塌,
东阳都督扛铁铲。
挑泥扛沙不怕苦,
分粮救人如自家。
白袍不沾百姓血,
笑问何人不识他?”
姬阳听得一愣,站定在原地。
他眼神复杂地望向墙后,走过去,拉住一个正跟小伙伴一起跳格子的孩童,低声问道:“这歌是谁教你们的?”
小孩仰着头,睁着一双清澈干净的眼睛,看着他,天真地回答道:“是我们夫子教的啊!他说东阳大都督是个大英雄,会保护我们。”
那孩童说着,朝姬阳咧嘴一笑:“大哥哥,你长得真英武,好像那个大都督哎!”
姬阳一时无言,放开孩子的手,原地站了良久。
他目光落在远方熙攘街市与晨光之中,耳边仿佛还回荡着那童声歌谣的余韵。
原来,他以为不会有人记得、不会有人在意的事,如今却成了百姓口口相传的话语。
他也曾无数次冷眼旁观他人评价他“冷血残酷”“东阳杀神”,却不曾想过,会有人说他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