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的饭桌简陋,但香气扑鼻,柴火炊烟里飘着久违的农家味。
老妇人端出自家腌的菜脯和豆汤,一边布菜一边絮絮念着感激的话。
姬阳没怎么说话,只是吃着,偶尔抬眼看一眼姜辞。她袖口挽起,脸上带着未散的汗意与笑,眼里没有隔阂,也没有负担,那是他在丰都从未见过的样子。
他忽然明白,为何她非要留下来帮忙。
因为她真的在意在里的一切,就像她在意宁陵百姓一样,遇到他们的事情,她总是义无反顾。
饭后临别时,老妇人将一包腌好的咸菜硬塞进姜辞怀里,笑道:“自家腌的,不值几个钱,但配饭吃倒也下得了口。”
姜辞接了下来,含笑应谢,忽而想起老妇人曾提及孙儿久病在床,便主动开口道:“老人家,我会些医理,若您不介意,我给令孙诊诊脉可好?”
老妇人一怔,旋即感激涕零:“姑娘愿意出手相助,我们祖孙两个感激不尽,只是家中实在拮据,拿不出诊金……”
姜辞柔声道:“这一包咸菜,便是诊金了。”她笑意盈盈,看不出半分施恩的姿态。
老妇人闻言,连连称谢,目中泛起热泪,口中念着:“姑娘与公子真是菩萨心肠,像你们这样的人,日后定有好报。”
姜辞走进厢房,给那病中的少年搭脉片刻,眉头微蹙:“是肺病,拖得久了需好生调理,不能再耽误。”
出了门后,姜辞拉着姬阳一路走到城东一家药铺,将药方写下,交予掌柜,又附上一纸地址,道:“这药麻烦你按方抓好,每十日一剂,送到这位老人家门前。”
掌柜点头应下,只是看了眼药方后,道:“这药贵得紧,姑娘可得先付些银钱。”
姜辞低头翻了翻衣襟,随即取下发间的一支素玉簪子,轻轻放到柜台上:“这支簪子折价应当够吧?”
掌柜拿起一看,点头称是。
姬阳在一旁看着,忽然出声:“我带钱了。”
姜辞笑着摇头:“没事,这点事我来。”语气温柔却不容拒绝。
姬阳动了动唇,终究没再多言。
出了药铺,两人并肩走了几步,街角一抹日光斜落在姜辞鬓边,簪子不见了,她却神色如常,只偶尔伸手拢拢发丝。
姬阳忽然顿住脚步,道:“我好像落了点东西,你先在这等我一下。”
姜辞点点头,站在街边等他。
姬阳转身折回药铺,悄悄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柜台上,道:“这笔药钱算我的,把那支簪子还我。”
掌柜拿起银子,连声应是,小心翼翼将那支簪子递还。
姬阳接过簪子,随即小心收进怀中,转身离去,神色淡然,仿若无事。
他重新走回姜辞身边,神情一如方才,连步伐都不紧不慢。
姜辞转头看他,笑问:“找到了?”
“嗯。”姬阳淡淡应了一声。
两人漫无目的地走着,城东的街市逐渐稀落,拐入一处开阔的土路时,前方豁然开朗,一座马场映入眼帘。
姜辞脚步微顿,站在马场外侧的篱笆边,目光被那些奔腾而过的马匹吸引。她下意识走近两步,眼神追随着一匹高头大马,神色中有一丝难得的出神。
姬阳也止住脚步,淡淡看了她一眼。
“怎么?”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