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清穿红楼之黛玉是亲王妃 > 17第 17 章(第3页)

17第 17 章(第3页)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女晏姿百拜叩上”

字迹潦草,墨痕淋漓,尽显惊惶,天明即命心腹快马送往扬州。

林如海接到此信时,正于景德镇外新辟的“御窑厂”勘察地基。新职已下:钦命督理江南琉璃窑务大臣,专司平板琉璃烧造,虽卸了盐政千斤担,这开创新局,亦非易事。

他展信阅罢,见女儿字里行间惊惧忧思,心中酸楚又温暖,当即于工棚内回信:

“吾儿晏姿:

手书阅悉,吾儿忧思过甚矣。

为父身体康健,饭食如常,新窑选址已定,正招募工匠,万事开头难,然亦有条不紊。

梦乃心头幻影,吾儿切莫萦怀。汝与弟妹安好,便是为父最大慰藉。

玉儿近日饮食如何?咳疾可曾再犯?承安学业不可荒废,徐先生严苛,正合其性。新岁已开,功课进益几何?汝为长姐,需时常督促,亦要顾惜他身子,莫令其过于劳顿。

京中诸事,汝需持重。为父一切安好,勿念。

父如海手谕”

信末又添一句:“衙署后院玉兰已绽数朵,洁白如雪,遥寄一枝春意,吾儿共赏。”随信真附了一小包压得平整的玉兰花瓣。

晏姿收到父亲手书与那包犹带清芬的玉兰,悬着的心才缓缓落回实处。

再看弟弟承安,在林家旧宅过了正月十五,本想再与姊、妹在贾府荒度几日,未及成行,徐先生便将他拘回书斋,日日苦读,虽辛苦,却精神健旺。

她提笔细细回禀弟妹近况,笔迹终复往日沉稳。

宁府举丧,尤氏犯了旧疾,贾珍便求了邢、王二夫人,请凤姐儿协理。

凤姐儿素喜揽事显能,况是宁府相托,正中下怀,当即抖擞精神,走马上任。

一时间,宁国府成了凤姐儿天下,她分派职事,井井有条;处置仆役,雷厉风行;支取银钱,分毫不乱。

合族上下,无不称叹,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真真煊赫非常。

晏姿在荣府,亦听闻凤姐儿种种手段,待停灵过半,停灵宁府会芳园中,诸事稍缓,她便借查看“云想阁”账目之机,去寻凤姐儿。

晏姿进去时,凤姐儿正仔细对着账簿,打了两下哈欠,见晏姿来,强打精神笑道:“你怎么来了?我这些日子忙,两边府上的事压在我一人头上,别看地方不大,零碎的事情可不少!”说着将账簿合上收拾出一点干净地方。

晏姿奉上账簿,坐下轻声道:“知你有本事,这不,又给你送本账簿子来,我看呀,别人是见了账簿就头大,你跟别人不一样,事情越多越有兴头。也不知这么辛苦,图个什么!”

凤姐儿摆摆手,眉宇间透出几分自得:“辛苦什么!宁府上下,没个顶梁柱,珍大哥哥托付,我岂能推诿?再者,这管家的权柄,握在手里才踏实,你是没见,那些人初时如何轻慢,如今又如何服帖,这世道,人善被人欺。”

晏姿静静听着,为她续了杯热茶:“嫂子手段自然高明,只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白茫茫一片,“世事无常,盛衰有时,今日宁府煊赫,蓉大奶奶仙去,珍大哥哥哀毁逾恒,他日……谁又知是何光景?我常想,家族沉浮,本是常理,要紧处,不在位极人臣,富甲一方,而在无论身处何境,俯仰无愧于心。钱财权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为这些,行差踏错,坏了心术,埋下祸根,他日落魄时,墙倒众人推,那些昔日仇怨反噬起来,才真真万劫不复。”她声音不高,字字清晰。

凤姐儿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颤,秦可卿死前托梦言语,言犹在耳,“三春去后诸芳尽”、“树倒猢狲散”、“盛筵必散”的警示,与晏姿此刻话语重叠。她想起自己放印子钱、包揽诉讼那些事,手心沁出冷汗,眼前富贵泼天,若真有一日落魄……她打了个寒噤。

晏姿点到即止,不再多言,只翻看账本,指出几处关节,凤姐儿心不在焉应着,心思早已飘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