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K被问到时隔多年再次与奈特在疯狂三月相遇时有何感受,他只是平淡地说:“我希望我们能带来一场精彩的比赛,这就是我能奢望的全部了。”
奈特对这件事的反应稍显冷淡。
“不会有什么不同。”奈特反问记者,“你指望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男人发生什么呢?”
他们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这是众人的共识。
而在球队内部,助教们也纷纷提醒球员,后天对杜克的比赛要拿出打决赛的决心。
“杜克是教练唯一不想输的球队!”
克里斯·比尔德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马丁·芝诺问,“教练不是K教练的导师吗?他们不是朋友吗?”
比尔德是在奈特来到TTU之后才加入的教练组,所以他并不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只是说:“正因为他们是朋友,所以教练更不想输掉这场比赛。”
除了徐凌之外,其他人都没多想。
可是在徐凌看来,如果他们真的是朋友,或者说,从履历上来看,他们甚至应该是好朋友,那么杜克不应该是奈特唯一可以接受在疯三击败他们的球队吗?
两天之后,
今晚的联合中心球馆看起来比第一轮的时候更加热闹,因为今天有两支热门球队碰到了一起。
拥有徐凌的TTU和坐拥多位具备NBA前景球员的杜克。
而且,前来观战的NBA高层也远比前天多。
约翰·帕克森再次来到现场。
然后是老鹰队的比利·奈特。
还有超音速队的总经理萨姆·普雷斯蒂,以及森林狼队的总经理凯文·麦克海尔。
这些球队的主要特点是,他们都将出现在几个月后的乐透抽签大会。
他们都有可能在选秀大会上选择徐凌。
可以说,徐凌在场上的一举一动都能撩拨到诸位NBA高管的心。
场边的鲍勃·奈特神色阴沉,目光如鹰隼般锁定远处的杜克替补席——那里站着他的“门徒”。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尘封的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那是1992年的春天,印第安纳大学与杜克大学即将在明尼阿波利斯体育馆的全国半决赛中狭路相逢。此时的沙舍夫斯基已连续五年率队杀入最终四强,七年内第六次站上这个舞台。
上一次在锦标赛中阻挡老K前进步伐的,正是他的西点军校恩师奈特。
1987年甜蜜十六强,奈特亲手将爱徒的球队淘汰出局。那时的师徒关系尚显纯粹——1986年四强赛期间,奈特曾自豪地佩戴着“杜克加油”的徽章,在达拉斯为弟子的球队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