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第一把凳子得一缕,椅子长尾效应,灵力开始累积,但量上却不多。再就是竹筒饭,半缕。素找相里远要布帛做出口罩,也是一缕,后续同样有收入。
依照前例,就算她把造纸交给了其他人,应该也有细水长流的入账。
但朱丹最期待的还是开天辟地第一张纸出现时的回馈。
她觉得这影响力不亚于仓颉造字鬼神泣。
这灵力就不动用,都存起来,没准炼丹所需都够了。
可以琢磨一下这第一颗金丹选哪个丹方了。
确定课题后就要开始找材料,好在汤圆鉴定需要的灵力极少。
认真算了算,口罩受限于布帛的珍贵,不像椅子能长久,可就算每天只能累积一缕灵力,再加上丹鼎保底的,至少两缕,不用担心自己猝死了。
平时使用灵力就用后续造纸所得,很宽裕呢,能做不少事。
朱丹不禁笑了起来。
像是感受到她的好心情,身体的疲惫很快退去,朱丹站了起来,精神抖擞的找来一个木桶,把没碾碎的树叶捞了起来,剩下便是纸浆了。
朱丹正打算找人做竹帘抄纸的,就见素领着三人匆匆过来,两人抬着石臼,一个中年女人抱着粗壮的树干。
原来素去找了王令丞,要来了一个城旦舂。
朱丹好奇地看着中年女人工作,忽然明白为什么秦朝时舂米是一种刑罚了。
工具非常简陋,有点像捣药钵和药杵的放大版,她双手抱着树干,用力的捶打下去,一下一下重复,没多久额头就冒出了汗,朱丹看到她手背青筋暴起,身体贴着树干以免手臂酸软抬不起来。
如果把手换成脚的话,应该会好一点。
朱丹记得那个工具用的是杠杆原理,她从记忆里扒出了小区孩子们喜欢玩的跷跷板,蹲在地上,拿起一根细竹子比划起来,修修改改。
朱丹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正规的脚碓,先做出来,到时边用边调整呗。
画好后,她把相里春薅了过来。
“我要做椅子,龙椅的设计呢?布帛已经给你了,什么时候能弄好?”
“这个不急,咱们要尽善尽美嘛。”朱丹随口忽悠,指着地上的图案说,“这个能不能做出来?”
“这是……”
“舂米的工具。”朱丹一指中年女人,“比那个先进多了,搞不搞?做出来的话——”
本想说能造福很多人,话语一转变成了,“你比相里远还多掌握了一门新技术,至于其他墨家人,更是没法跟你们比。”
相里春眼睛一亮:“我做。”
确实,椅子他已经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