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的工作是班长吴明帮忙介绍的。
近年来国内文化朝外稳定输出,加上京市四月的天气不冷不热,正是游玩的季节。
所以不少外国游客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来京市旅游参观。
这样的游客需要一名口语伶俐,对文化历史相对了解的导游。
当然薪资部分也会相对可观。
作为京大文修系的学生,很明显,鹤枝专业对口。
周末的时候,鹤枝换了一身便捷的运动服,提前到景点作准备。
第一次的导游工作是她和吴明一起,接待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家人。
时间还早,鹤枝和吴明坐在博物馆门口一边等一边闲聊。
“你这工作哪里找的?”鹤枝随口问了一句。
吴明抓了抓脑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偏远农村考上来的,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我从高中毕业一直就在兼职,上学期我加入了学校的旅游社,跟着旅游社把京市玩了一遍,后来旅游社的社长问我要不要兼职,就给我介绍了这份工作。”
鹤枝点点头,原本她只是随口一句,没想到对方一股脑儿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的家庭,大学生活全都跟她说了了一遍。
其实她也不知道作何回应,总不能似是而非地安慰一句。
没事,我也很穷。
挺没意思的。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鹤枝其实有些心不在焉。
主要是因为前两天段洲庭的那通电话。
鹤枝总觉得,他好像生气了。
具体是什么原因,鹤枝有些猜测。
大概是她本来说请他吃饭,但是没请上?
但他好像也没那么缺这顿饭吃吧?
而且在深城的时候,她几次三番提起,段洲庭也没给过确切的回答。
重点是,段洲庭的态度上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别。
可鹤枝就是觉得他好像生气了。
更有甚者,那天在段洲庭追问了一句“那到底是什么时候”之后,还没等鹤枝想到回答,对方就自问自答似的回了一句“我明白了”,接着就把电话挂掉了。
在那之后,鹤枝尝试给他发过几条信息,但都石沉大海。
中间也打过几通电话,都被挂断处理。
他们之间,好像莫名进入了一场无厘头的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