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源点头,“自然不是。”
戚旻挑眉,“哥哥认得出来?”
黎源啧一声,“太小瞧哥哥不是,你的字一看就有种张牙舞爪的感觉,写这个字的先生一定是位稳重醇厚之人。”
戚旻好笑又好气,“这是太傅的墨宝,人家都六十多岁了,要是还张牙舞爪怎么放上去。”
黎源自然是故意的,戚旻的字不是张牙舞爪,而是亦如他的政治手腕,狂浪不羁,势如破竹,急急如行军。
黎源等戚旻上马远去才跨进校园。
今日来报道的学生挺多,不少是从书院升上来的,也有不少像黎源社考进来的,甚至有几个农人打扮的穿着短打就来了,也无人笑话他们。
黎源按照地图左弯右拐,终于找到农学院行政大楼。
有些奇怪,学生都去院系教务处报名,他怎么来这里?
他反复看了看录取通知书,没有写错,就放心大胆走进去。
门口有登记人员,拿到黎源的通知书反复核对后,带着他带来一处房间,这栋楼跟后世三十年代的楼房已经很像。
黎源进去前看见办公室上面写着:院长办公室。
办公室挺大,书案和后面的书柜堆满文献。
老先生从资料中抬起头,露出一张满是学术气息的脸,黎源顿时松了一口气,好亲切的一张脸。
不等他松完,对方听清楚登记人员的话,笑着说,“黎老师,你可算来了,等你好几日了,老师们都想见见你。”
黎源:?
老师?
什么情况?
第113章恋爱脑
像黎源这种社考生需要提交背景资料。
即曾经在专业领域做过哪些事情,取的哪些成绩等。
黎源递交的是当年在梨花村种植粮食的资料。
院方看过后很有兴趣,甚至派人过去查探,发现梨花村的粮食产量数据真实有效,且种植方法扩展到十里八乡。
其实仓南县在众人眼里早不是什么穷乡僻壤,毕竟子都山传说已经家喻户晓,但做学术的人知晓那里还是因为粮食种植和灵芝种植。
后者具有地域性,不好模仿,但是前者呢?
只可惜大朝重商几百年,粮食方面一直不是很重视。
倒不是说缺粮,粮草一向都是国家的立国之本。
但是从目前趋势来看,国家人口快速增长,且有战事,粮食问题就突显出来,好在明相执政后有意改善,特别皇家学院建立后,许多大拿看到点希望。
但还不够!
黎源就是在这样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院长带到会议室。
他先让秘书跑去通知诸位老师和领导,于是黎源有幸看见秘书在过道里一边敲门一边说,“院长通知开会,黎老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