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源在小木屋外搭了薄石板,生火烧热石板后把包子拿出来热,退火后包子在石板上一点点温热,不多时流出油脂,一下便把包子煎得焦黄喷香。
小夫郎闻到香味推开小木屋的门,坐在门边探头看。
没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蒲瓜油渣包子居然这样好吃。
小夫郎炫了四个,黎源吃了六个。
农家人做饭要量足实在,自然黎源做的包子都有拳头大。
小夫郎炫下四个时,黎源后知后觉发现,小夫郎的个子快到他耳朵。
小家伙长得挺快,一天一个样。
一天天吃那么多不见胖,原来都去长个子了。
好在屁股挺有肉,夜里摸着怪舒服。
黎源有些心猿意马,喝了一竹节的泉水才灵台清明。
小夫郎得知黎源待会儿不带他进山,顿时有些萎靡。
黎源看得好笑,这只是一个idea,大多数情况涉及到小夫郎,都要更改。
如果小夫郎觉得累不想去,这个想法自然成行。
看来小夫郎身体确实好转不少。
吃完饭,小夫郎靠着木门一直瞅着黎源,担心黎源一眨眼就不见了。
太阳出来许久,露水也干掉,黎源把蓑衣盖在独轮车上,拎起竹篓转身往山里走。
几步后回头,“还不跟上?”
小夫郎顿时喜笑颜开地跟上来,路过独轮车时,拾起他的专属小背篓背上,察觉到黎源又在戏弄他,跳到黎源背上咬人家耳朵。
农人大多种西瓜李子桃子苹果等常见水果,山里人家更多重心还是放在主粮产出上,没有专门的果农,自然,果子好不好吃全凭心情。
今年日头足,雨水少,没什么虫害,果子就好吃,反之则不好吃。
小夫郎吃过几次村人送来的果子,还不如黎源山里采来的野果。
说野果也不恰当,那些野果在后世都是紧俏水果,何况一棵树黎源赶最大最甜的摘给小夫郎吃,能不好吃?
黎源先去设陷阱的地方看了看,夏忙前他就把陷阱撤了,担心小动物落进去,一时半会死不了也挺残忍。
好在没有动物尸骸,太笨的也活不了。
小夫郎见他撤了夹子填了坑有些不解,“黎哥哥不打猎物呢?”
原主家擅长猎物,但是原主并没有学会多少真本事,何况,“现在年生好,倒不必天天捉了它们吃。”
小夫郎眼珠子转了转,“那年生不好呢?”
黎源揉了揉有些调皮的小夫郎,“我又不是圣人,无论人还是动物,搏杀都是为了能活下去,如果能活下去又何必赶尽杀绝,日子过得下去没必要为了利贪得无厌。”
这就是黎源的处事态度,说他无大志没出息也好,开得起三万的车就不追求三十万的车,而买车必定是需要才买。
没想到这种理念倒很受沿海老板赏识,校招时曾开出不错的条件,但黎源只想回家务农,婉言谢绝老板的邀请。
之后的路上小夫郎有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