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观心自在纯音乐 > 21第 21 章(第2页)

21第 21 章(第2页)

郎月慈从桌上跳下来,向女警和高韵道了谢,然后就拉着施也走到了电梯旁。

“去操场?”

施也轻轻点了头。

走出大楼,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施也才终于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呼出一口气,说道:“竟然就是死者。我想了那么多可能,甚至想过会不会是在杜君衡家里,但就没想到会是死者本身。”

郎月慈:“拍照的角度影响了整体视觉效果,我也只是灵光一现。当然不及你的灵光一现,你是怀疑那个书页,对不对?”

“对。”施也说,“那一页比其他页都脆,而且纸张皱缩的痕迹也不一样。但不一定能检测得出来,我也只是在推测。”

“现在这样,能确认吗?”郎月慈问。

“就这个标志意象来说是符合的。但是,我认为杜君衡不是过往案件的凶手。”

“说说?”

“你这语气,又跟审犯人似的。”施也调侃了一句,接着认真解释起来,“首先万字不对,以往万字案中没有拿尸体摆放标记的,全都是用死者的血写出的万字符。其次年龄不符,杜君衡岁数太大了。第一起万字案发生的时间是35年前,当时专家们推断的嫌疑人是20岁到25岁的男性,后来的十年间,根据案件的发生,嫌疑人年龄推断也符合时间发展。也就是说嫌疑人今年应该是在55到60岁,可杜君衡今年69了,就算再放宽年龄范围,也不会相差这么多。

“第三个是受害人特征,万字案的受害人几乎没有统一特征,年龄跨度从15岁到62岁,有男有女。如果硬要找到固定特征,那就是受害人体型都偏瘦。但根据案发时间和地点的人口营养状态以及经济水平来说,这是人群的普遍特征,不一定就是挑选受害人的要素。

“第四是我对于这个案子的个人分析,我认为万字案的凶手是符合变态杀人特质的,他有精神变态的可能性极高。像这种精神变态的人作案,极少选择身边亲近的人,这不符合他们的逻辑。但就我目前对杜君衡的观察和分析,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这方面的倾向。”

郎月慈认真消化了一下施也的话,说道:“最后一点没太懂。”

“我换个说法。”施也立刻调整了措辞,“就目前我所看到的,万字案的嫌疑人在选择受害人的时候是无目的的,但在作案的时候是有目的的。嫌疑人选择的作案地点、时间,作案后留下的象征物以及处理现场的方式都是经过计划的。他只是在无目的地杀人,而不是在随机冲动作案。没人能知道凶手到底在想什么,他的犯案和收手都是由他来主动选择的,所以,他只要作案,就一定要尽可能地满足自己,同时避免暴露。所以在选择受害者的时候,越是随机的、无关联的,对嫌疑人来说就越安全。”

郎月慈点头:“这个我明白,所以‘杀妻’这个行为就不像是变态杀人狂会做的事情。”

“对。精神变态不是疯子,他们做的事有逻辑。普通人都能知道杀妻案第一嫌疑人就是丈夫,他们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极少会对枕边人下手。相反,他们甚至有可能是世俗意义上的好丈夫、好父亲。”

施也侧头看向郎月慈,确认他接收到了自己的意思,于是接着解释道:“连环杀手大多数是希望有观众的,当年没抓住他,现在如果真的是他重出江湖,他渴望的是更高的关注度,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回来了的意象。可是咱们这个案子,如果不是我知道万字案的过往,那个金刚橛根本不会被注意到,更别说那么隐秘和难以发现的万字了。另外,根据过往的经验,变态杀人狂在落网之后极少表达懊悔,他们有的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侃侃而谈,甚至会跟警方谈判。而有的会保持沉默,但这种沉默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和玩弄的心态,即表达一种‘我就不说,你奈我何’的态度。他们的沉默会导致警方的挫败感,而警方的挫败感能让这种精神变态的人感受到操纵感和控制感,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

“杜君衡并不是后者。”郎月慈说。

施也:“没错。杜君衡的沉默让他自己都很难受。他很焦虑,压力也很大。他不是在玩弄警方,他是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在我看来,杜君衡只是一个抗压能力比较好的,有隐藏目的没有表露出来的嫌疑人。”

“可是如果不是他,他为什么要往万字案上去凑呢?”郎月慈提出了疑问,“模仿作案是不是也能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

施也回答:“模仿作案常发生于青少年和社会身份认知有问题的人群,同时还易发生于某些集中的社会文化传播现象之后,杜君衡并不符合这些。目前我唯一能想到的,从心理学角度能够相对合理推测出来的动机是,他在寻求关注。”

“可是案发在春运期间,当时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压住了媒体那边。报道确实有,但都没有细节,讨论度也并不高。”郎月慈思索片刻,又补充说,“过了春节之后倒是有些自媒体发了几篇,但都是猎奇向的,舆论风向并没有偏向过往连环案件。”

施也甩了下手,说道:“或许他并不需要引起媒体的关注。只需要引起警方的关注就可以了。一本公大教授写的犯罪心理学的专业书籍,一堆侦探类小说,一个金刚橛和一具被摆成万字符的尸体。只要有一点能够引起警方的注意,他的诉求就达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