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要是不知道汪直的下场,单看他这二叉的作风,能活过二十那都是老天开眼。
自古以来,这种人就是皇帝的刀,用完就断、断了就扔。
所以说,朱见深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没有卸磨杀驴,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政治机器。
明朝四大太监,正统的王振、成化的汪直、正德刘瑾、天启魏忠贤,也就汪直一人全身而退了。
汪直刚刚走到门边,就听到里头朱见深的咆哮。
“危言耸听!内廷一个太监,还能危害整个天下不成!让内阁的人立刻来见我!”
皇帝这是对内阁不满,他身为天子,一般不直接骂人,看来今天真是气急了。
司礼监的怀恩公公有意缓和一下气氛,放松语气问:“几位大人,这奏疏到底是哪位的主意?”
李贤去世后,商辂继任首辅。
虽然咱们网文世界里连中三元比比皆是,但科举千年云烟、也不过区区十几人连众三元,商辂就是其中一位。
宣德十年的浙江解元,正统十年的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终有明一代近三百年,三元及第唯有商辂一人而已。
既然他是内阁首辅,这个时候自然该他站出来。
“臣等同心一意,为国除害,没有先后之分。”
说着,刘珝等人还表演上了,不仅痛哭流涕一番,还直接抱着朱见深的大腿哭。
说若不罢免西厂和汪直,他们就要哭死在这里。
这是骂汪直么?
这分明是在打他朱见深的脸啊!
明朝大规模的廷杖是在正德嘉靖年间,什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那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大明可不来这一套。
不过,可是廷杖大臣,廷杖内阁大学士就……
主要是他们年纪大了,不是六科那群年轻暴躁的小伙子,禁不住打
啊,这稍微一打肯定就打死了。
朱见深拂袖而去,次日兵部尚书项忠以及其他大臣声援商辂的奏疏也呈入内宫。
万筝说:“现在你可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她不知道汪直自己担不担心,反正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她肯定是做不到这么淡定,所以她是普通人。
“你不是会算么,那你算算、我会不会被他们给拿办了?”
万筝没好气说:“会算个屁,连我自己都算不出来。”
算不出她自己,那是应该的。
周误时么,没啥子存在感的人物,谁也不知道他的过去和未来啊。
像朱见深这种,出身就注定不凡的,会有他人生全部的轨迹。
而汪直这样的,也能青史留名,就算留的只是片段。
“如果西厂没了,你想过之后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