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素素等啊等,等到她身体抽条,等到她第一次来月经,她没等到大孩子也能有的东西,但等到了父母不会供她读高中的噩耗。
“唉……高中花的钱太多了,天顺那孩子读大学也要钱。”
“可陈老师不是说素素成绩很好吗?”
“不行让素素上个中专吧,听说中专学得快,出来就有工作,也不埋没素素的天赋。”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妈妈的双手枯干,爸爸的皮肤黝黑。眼前的一切足以让他们饱尝生活的苦楚,麦穗似的低着头,只能看见那一点点路。
孟素素是个乖孩子,她心有不甘,却不忍忤逆父母。
她已经放弃了,可有一个人没放弃。
那是位年轻的女老师,正因为眼中有梦想,才愿意燃烧。她登门拜访,表示愿意资助孟素素。
孟素素的父母不是大奸大恶的人,他们考虑了一晚上后,同意了。
谁能说孟素素不幸运呢?
镇里的高中让她明白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从来是第一名的她在摸底考试时拿了个倒数。孟素素是个争气的孩子。她咬着牙,起早贪黑,拼了命地读完了高中,考了个好大学,甚至成功保研。
她做到了村里的孩子从没做到的事。
这个时候,她又面临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读研代表着不能工作,不能补贴家里。
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抉择,而孟素素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她读了研。
家里人虽然不太赞同,但终究没有反对。孟素素满心希望踏入新学校,然而很快,她的期待就被冰冷的现实磋磨得粉碎。
前面我们说过,孟素素有一个还算幸运的童年。
这份幸运伴随着她到了高中。她的高中忙碌又充实。她很少和同学交流,同学们也不打扰她。她去请教老师问题,如果这位老师不愿意解答,她就换下一位、下下位,总能问到愿意指教她的老师。
所以,孟素素心中,老师一直是温暖、无私、爱的象征。
而仝老师,就是这三个词的反义词。
她公私不分,颐指气使,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学生。整理资料、打扫办公室这些事还算轻的,有时候甚至要垫钱帮她买东西、取快递,连和她毫无关系的论文,都要带上她的名字。
临近毕业,孟素素还要为了那张毕业证,给仝老师当牛做马。
跑到终点线前的那段路程最难熬,最终的最终,犹豫再三的孟素素打通了家里的电话,向父母倾诉。
父母耐心听完了孟素素的话,然后……
他们说:“唉,早知道就不让你读那什么研究生了。”-
“这就是我的人生……”孟素素笑着说,“你会不会觉得我太脆弱,都撑到了现在,却因为这样的小事就要自杀?”
她笑的比哭还难看。
她们现在在孟素素的寝室里。
这间寝室并不大,但被收拾得井井有条。这是一间二人间,上床下桌,其中一张床上挂着床帘,床下的桌子上摆着书本、化妆品等零碎物件,桌子的中间还放着吃了一半的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