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在宫里认了几个,不过后来场面一团乱,也没来得及多说……”沈琅思忖一瞬,忽然想到什么,撇开沈骤,来到榆娘面前道:“榆娘,你都到长安半年了,想必对长安这些贵人很了解,快与我说说。”
他说罢将榆娘摁回了凳子上。
榆娘笑笑,想了想,倒真与他说起来,“长安城大小世家遍布,但其中除了姜家,另有三家最为拔尖,想必二公子也听说过。”
“自然,传言中的长安四贵么,除了冀州姜氏,另有蓬山萧氏,陇州何氏和南阳周氏。”沈琅此前远在扬州,虽对长安了解不多,但这大名鼎鼎的四大家他还是知道的。
“不错。”榆娘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道:“这四家在长安权高位重,其中以姜氏为首。如今的姜家家主姜有年是当今皇后的父亲,他早年受封镇国大将军,后又入枢密院任职,一手把着军事要政,这也是姜家能屹立世家头首而不倒的原因,你方才说的姜五娘便是他嫡亲的孙女。其他人倒还不打紧,就是这姜五娘有个兄长叫姜定轩,想来会在诗会上露面,此人是左右卫中郎将,执掌一方禁军,声势在外,不是那么好相处,你若遇上,不必与他过多攀附。”
说到禁军,沈琅不免想起另一位,“他和裴序,谁的品级高一些?”
“二人品级相当,不过左右卫这种外朝禁军比不得裴序的羽林卫在御前得脸,但毕竟背靠姜家,姜定轩为人要……”榆娘斟酌了下用词,“要更厉害一些。”
比裴序还厉害?
沈琅倏地想到那日沈骤被揍的场面……嘶,那是挺厉害的。
榆娘这时又说:“但除了姜家,这四大家中的萧家也不容小觑。”
沈琅思量道:“我之前在宫里见过一位贵妃娘娘,旁人唤她萧贵妃,看起来颇具风韵。”
“宫里只有一位贵妃,她正出自萧氏。”榆娘道:“虽是贵妃,但荣宠不亚于皇后,只可惜没有子嗣,终是逊了一等。不过萧家地处蓬山,蓬山大小矿山无数,本就是朝廷兵器制造的关要,占着这样的地理优势,萧家在兵部可谓举足轻重,就连圣上都要卖萧氏三分颜面,沈大人若是进了兵部,那位萧尚书就是他的顶门上司。”
“这么说来,与萧家交好倒更重要些。”沈琅摸着下巴,一脸打算。
榆娘饮茶润了润嗓子,余光瞥过沈骤,他随手翻着话本,看起来对这些毫无兴致。
可她知道,他内心另有盘算。
倘若沈泊易不能如愿进到兵部,沈骤想留在长安就必须借助外力。
而这不是难事,看这些帖子就知道,现如今这个长安城,想要试探他的人太多了,他想走也走不得。
倒是难为沈琅,这么个天真烂漫的小公子,还不知道自己正在豺狼虎豹穴里游走,若不提点他些,只怕要吃苦头。
沈琅又问了好些问题,榆娘一一答了才离开。
不得不说,榆娘对这长安城的了解超出了沈琅的预期,竟连各家各户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送走榆娘后他不禁感慨:“早听闻榆娘的医馆在长安颇有名望,现在看来,她的确是混得不错。”
沈骤还在看话本。
沈琅踱步过去,“人家榆娘费尽口舌,还不是怕你在诗会上无知露怯,你可别不知好歹。”
沈骤敷衍“嗯”了声,又翻过一页。
沈琅挨着矮榻边沿坐下,拿手指戳他,“哎呀去吧,你方才也听见了,长安贵人无数,随便结识一个都是大人物,上回在宫里一团乱麻,也没工夫结交新友,这次热闹你再不凑,回到扬州后你定然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