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袭来,瞬间便将李琅月的手冻僵,李琅月咬着牙,用僵硬的手指将压在小坑上的石头硬生生的挪开,忍着刺骨钻心的疼痛,将小坑中的石头取出。
湿漉漉的石头与寒冰无异,李琅月却视若珍宝地抱在怀里,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擦拭上面的水迹。
还好,这块石头还在原处。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她将石头翻转过来,在看清石头上刻着的字迹时,整个人直接跪坐在雪地中。
石头的最右边一列字,是元德十九年的李琅月刻上去的。
十五岁的李琅月,拿着簪子一笔一划地将隐秘的愿望刻在青石之上——
愿沈不寒平步青云。
那时,正值年少的李琅月只盼沈不寒能一举夺魁,不负心中凌云壮志,从此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直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盛世宰相,彪炳史册万古流芳。
现在的沈不寒,未及而立之年已是手握军政大权,权同宰相,某种程度上未尝不是另一种平步青云。
李琅月猜中了开头,猜中的结果,却没猜中那鲜血淋漓痛不欲生的过程。
然而更让李琅月心痛的,是左边的那列字。
那串字,不是李琅月刻的。
上面刻着:
愿李琅月喜乐平安、万事胜意……
那字迹,李琅月再熟悉不过,就是化成灰,她也认得。
“万事胜意”后面还有一句,一看上去便知是后来加上的,比那些陈年旧迹都崭新得多。
那一句是——
“得觅良人……”
李琅月摩挲着上面新陈交替的刻痕,泪水溢满眼眶,紧紧抱着怀中的石头,坐在冰冷的雪地上失声痛哭。
她一开始还压抑着哭声,但那些痛苦的记忆纷至沓来的时候,痛到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都在翻江倒海的时候,她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
如果早知,平步青云是这样的代价,她宁愿那年的沈不寒名落孙山,至少可以无灾无虞。
什么功名利禄,家国前程都是浮云,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都是狗屁,她只要他好好地活着,喜乐平安万事胜意地活着。
她自以为深藏的那些秘密,他其实都知道。
所以他命人封了这后院的池塘,将那些尘封在心底的愿望,封存在不为人知的池底。
他要她得觅良人,却从来不敢自认良人。
眼泪被寒风一吹,就冰冷冷地黏在脸上,刀割斧凿般的疼痛。
却抵不上心里的痛半分。
起初因为压抑不住痛苦失声痛哭,可哭到后面,痛到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像是被人用力扼紧了咽喉,连呼吸都几乎停滞。
李琅月忽然听到身后有枯枝被踩断的轻响,夜色昏沉,待她猛然回首张望时,只剩下来不及消弭的脚印,还有一片衣角的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