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宓从小到大,都不接触法家,士族们崇尚玄学清谈,并把这作为风尚,但她打心眼里并不觉得喜欢法家是多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就算在后世人眼里,法家被视为是冷酷的代表,可是——
变法者强则国强的道理,嘉宓却也是明白几分的。
只不过,谢砚之毕竟是士族,在王庾桓谢这几大家族里,喜欢法家,确实是太碍眼了些,她那时也不解。
后面她做了皇后,也觉得谢砚之与士族理念相去甚远。
起初她不明白为什么谢砚之要和楚澈一起变法,并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廷上的其他士族,还要雷厉风行的毁掉士族的百年基业。
可嘉宓隐隐约约的觉得,或许他是对的。她和其他人自以为高出谢砚之一等,也许才是错的。
那日与谢砚之再次碰面,已经是她罚他在文华阁跪了一夜的后几个月。
嘉宓在帮楚澈整理奏折,遇到了来汇报政事的谢砚之。
见楚澈不在,谢砚之本想退后离开,是嘉宓隔着重重叠叠的珠帘叫住了他。
“谢大人。”
那人脚步猛地顿住,却还是不回头看她。
“本宫有个问题想问你。”嘉宓声音清浅:“士族流行清谈,你为何执着于法家?又为何……”
她后半句没说出来,但谢砚之却是懂的。
那人站定,清瘦的背影宛若一根孤立的青竹:“娘娘觉得,流行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抑或是,所谓的清谈,真的于国于民有用吗?”
那是嘉宓第一次开始反思,她所受的教育一定是正确的吗?
也开始怀疑,她为什么会热衷于去一次又一次的清谈,她真的喜欢吗。
这样的流行。
其实说到底,她也不过是芸芸众生里最普通的一个,亦不能免俗。
*
李娘子的担心很快就成了泡影。
就跟王嘉宓说的没什么区别,这里虽然不是最繁华的地段,甚至在吴郡只可以说是中等偏下的小铺子,很快迎来了第一位顾客。
看起来是十五六岁的一位小娘子,衣着朴素,却又不失典雅。
见到这家刚开的铺子,大概心生好奇,便迈了进来,与此同时,后面还跟了几个姐妹,想进又不敢进的模样。
恐怕是见到店面简单,但里面的绣品又精致好看,怕这铺子坑人。
为首的先跨进来的女娘胆子大一点,但还是语气里听出几分怯怯。
“这里的荷包价格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