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小说网

四月天小说网>华娱1996 > 55 贺岁剧(第1页)

55 贺岁剧(第1页)

夏日的晨风吹在脸上,带着京城特有的燥热和尘土气。

王盛坐在回北影厂的出租车上,想起昨天欢迎宴上韩三坪提及的“紫禁城模式”后,不禁思索起下一步该怎么走。

公司目前主营的婚礼录像、婚礼电影,以及相关配套业务,都已进入正轨,能够持续造血。

在北影厂这一亩三分地上,也拿到了点话语权。

京城台的关系也算是打通了。

不管从那方面讲,盛影传媒都已经具备进军影视行业的实力。

京圈……

王盛想起了京城影视行业绕不开的圈子文化。

京圈的创作核心、前些年创办“好梦公司”,想要串联京城影视资源的王蒴,目前来看是凉了。

也就是说,现在谁能持续性掏出爆款内容,谁就能占领王蒴空出的位置。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这个位置被冯晓刚和赵宝钢瓜分了。

赵宝钢依靠海岩剧,继承了京圈电视剧大哥的位置,冯晓刚吃到了紫禁城影业搞贺岁片的机遇,继承了京圈电影大哥的位置。

但《甲方乙方》并非凭空而来,在此之前,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预演”。

王盛仔细回忆着前世看过的影视圈八卦。

大概就是在今年秋天,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郑小龙,试图将港台成熟的贺岁档概念引入内地。

为降低风险,他选择了续写曾经火爆大江南北的《编辑部的故事》这个IP,并找到了冯晓刚合作。

于是便有了1997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三集贺岁电视剧《万事如意》,由《编辑部的故事》原班人马出演,冯晓刚主导编剧,赵宝钢执导。

可惜,缺少了王蒴那股子“浑不吝”的灵气,最终反响平平,只能算是一次不算成功的练手。

“贺岁片、贺岁剧……”

王盛喃喃自语了一句。

眼下已是七月底,距离春节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距离跨年不足五个月。

拍贺岁片?

打通不了向下的发行网络,拍出来也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白搭。

但拍一部制作精良、有噱头的贺岁电视剧,似乎正当时。

这不仅能拓展新业务,还能抢夺京圈话语权,更能向即将成立的“紫禁城影业”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为未来的深度合作铺平道路。

一旦成功,盛影传媒就不再只是一个“拍婚礼录像的”,而是具备了影视内容生产能力的“正规军”。

思路逐渐清晰,王盛的眼神也亮了起来。

是时候对京圈重拳出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