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好。”
陈老板热情道:“韩厂长,一路辛苦!包间都定好了,今天咱们必须好好喝几杯,一是给你接风,二是预祝明天顺顺利利!”
一行人说着笑着走进酒楼。
席间,推杯换盏,气氛热烈。陈老板主导话题,大谈王盛的“才华”和“仗义”,张峰在一旁敲边鼓。
韩三坪多数时间听着,偶尔附和几句,目光却不时瞥向安静吃饭、只在被问到时才从容应答的王盛。
一顿接风宴吃下来,陈老板爽快的答应了赞助北影厂一百万的事情。
嗯?
王盛竖起了耳朵。
韩三坪一个眼神瞟过来。
没门!
真是小气~
……
次日。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农历四月十一,宜嫁娶。
天光未亮,鹿城的薄雾还带着瓯江的水汽。
双雁宾馆门口却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盛影传媒的团队兵分两路。
一队由吴一一带队,携带一台ARRI16SR3胶片摄影机和一组专业灯光前往新郎家,准备拍摄接亲前的准备环节。
另一队由经验丰富的厂里老师傅压阵,携带另一台ARRI16SR3胶片摄影机和一组专业灯光,直奔新娘陈小姐家。
由于采用的是成本低廉的乐凯牌16mm胶片,对灯光要求颇高,所以,唯一一位灯光指导,也被调到了新娘这边,务必要把新娘拍的美美的。
王盛也坐镇新娘家这边,负责总调度。
胶片机一拿出来,那沉甸甸的金属质感、精密的机械结构,立刻引来了陈家人和本地婚庆公司人员的一片低声惊呼。
这玩意儿和普通家用摄像机甚至广播级Betabsp;SP比起来,简直就是重武器对阵小手枪,专业感和压迫感瞬间拉满。
“这就是拍电影的家伙啊?”
“听说这机器老贵了,还得用胶片……”
“电影厂来的,就是不一样!”
“……”
王盛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布光、测光、安排动线。
厂里的摄影指导在一旁紧盯,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