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栏目的贴片广告,分节目播出前和节目播出后,盛影传媒买的广告位在节目播出后。
虽然头纱吻广告已经有些名气,但盛影传媒没多掏钱,电视台也不可能免费提升广告位档次,这是规矩。
还不到晚上九点半。
无数或好奇、或质疑、或纯粹看热闹的家庭,已经把电视调到了京城电视台文艺频道。
对于1996年的绝大多数家庭而言,晚间娱乐活动有限,这样一则引发《京城晚报》报道的“天价”广告,本身就成了一场值得围观的“奇葩事件”。
……
海定区,某高校教师家庭。
“老张,快过来看!就是这个广告!”戴着眼镜的文学系副教授李老师,指着电视屏幕对丈夫喊道。
电视上,那则唯美的头纱吻广告正在播放。
柔光、纱幔、深情的凝视和那句“我愿意”,在钢琴声中流淌。
“啧,”张教授推了推眼镜,看得颇为认真:“镜头语言确实考究,光影运用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味道,又带了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浪漫……这调度,确实不像是普通广告团队能拍出来的。”
“是吧是吧!”李老师兴奋道,“晚报上说这是电影厂团队做的,看来不假。九千块是贵,但要是真能留下这种电影质感的回忆……唉,我们结婚那会儿,就一张黑白照。”
“艺术是无价的,但也是昂贵的。”张教授评价道,转而若有所思:“不过这倒是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消费升级、对仪式感的极致追求、电影艺术的降维应用……可以写篇评论文章。”
……
东城区,一胡同大院内。
“哎哟喂~来了来了!就这个!”王家大妈嗑着瓜子,盘腿坐在炕上,用力拍了一下身边的老伴:“瞅见没!亲上了嘿!拍得是挺唬人,跟那外国电影似的。”
一大家子人,儿子、儿媳、小孙子,都挤在这间屋里,盯着那台21寸的牡丹彩电。
“妈,您小点声。”儿子哭笑不得:“人这是广告。”
“我知道是广告!”王大爷嘬了口烟袋锅子,眯着眼:“九千块?够买多少斤猪肉了?这结的是哪门子婚,烧钱玩呢?”
语气里全是无法理解的不屑。
“你懂啥!”王大妈立刻反驳:“现在年轻人就兴这个!多有面儿啊!你看人家这拍得多水灵?跟仙女儿似的!咱家小军将来结婚,要是也能……”
王大妈目光移向小孙子。
“打住!”儿子赶紧打断老妈的危险念头:“妈,您可饶了我吧,我可经不起这么折腾。有那钱不如把咱这房翻修翻修。”
儿媳没说话,只是看着屏幕上那如梦似幻的画面,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