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能怪他呢!
萧衍一通脑补猛如虎,紧接着,便是对王融追思备至。
王融的碑文找人写了,诗集也修订了。
他并未成亲,也没有孩子,唯一关系最亲近之人,就是刘令娴这个外甥女。
自幼丧亲,养在舅舅身边,悉心教导,尤其在文学一道给予了诸多启蒙。
此刻,萧衍凝视着天幕,眸光深邃。
别的嘉宾都有封号,刘令娴怎么能没有呢?
沉思许久,终是输入道:
【梁武帝萧衍:令娴,你舅舅是朕在竟陵西邸的旧交,你呢,也算朕家中的半个晚辈。】
【惟尔天资颖慧,识艺通经,笔下有风云之气,胸中涵江海之思。幼而好学,长而擅文,诗成锦绣,词动朝堂,实为闺阁之翘楚,艺苑之芳华……】
夸了一堆,而后话锋一转:
【可为我大梁南山县主,永昭褒赏。】
梁制无郡主,天子之女封公主,诸王之女封县主,殆为定例。
这也算是一声迟到多年的、给昔日故人的平反。
南山。
刘令娴一怔,转瞬却想起了舅舅曾写过的一句诗:“长为南山固,永与朝日明。”
她的年纪还太小了,对当年的恩怨纠缠不甚明白,眨了眨眼,很坦然地谢过:“多谢陛下。”
昭明太子萧统立即发了一串消息,祝贺自己的朋友。
刘令娴问萧衍:“陛下,奈高句丽如何?”
萧衍无语。
这憨孩子,都封县主了,还愣着作甚,赶快让他们拜你啊!
“高句丽乃本朝藩国,一向执臣礼,多次入台城朝贡。如今,又到朝贡之时,你正好去接受高句丽王的跪拜,顺道把贡品带回来。”
顷刻之间。
嘉宾们便各自喜提了一个新尊号。
成了高丽的上国使者,也就是高丽王需要叩拜的对象。
……
白朴冷眼旁观,觉得这一切都跟他毫无干系。
自己既没有政治阵营,也没给蒙古朝廷效命,肯定不会有人给他封号。
但金世宗却不乐意了。
天幕前边都说了,白朴是他的曾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