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通老百姓购物的门槛又高,他们手里没有票,好多东西都买不了,这钱捏在手里也没地方花。
在当时,自行车就如同后世的私家车一样稀罕,整个乐阳镇,家里有自行车的人是极少数,谁家要有一辆,那可是顶有面子的事情。
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个没有自行车票也能买到自行车的机会,郑老七等人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尤利民本来就想留几辆自行车自己用的,原本他想到是留五辆,他自己骑一辆,剩下的再慢慢卖,倒是忘了自己上次给过大家一笔丰厚的报酬了,仔细想想,现在他手底下的人,确实都有买自行车的实力了。
不确定有多少人想买自行车,尤利民只能又去找石崇,告知对方自己只能卖十辆自行车。
石崇皱了皱眉道:“你这人真墨迹,拢共就二十辆自行车,你还要留一半,不是我说,你和叶姑娘这么熟,想要自行车不就是说一声的事情,干啥非得要和我抢这一批,给你留五辆最多了。”
尤利民应下后,石崇就从车上拿出自己的宝贝计算器算起了帐:“八千九百七十五,我给直接给你现金行吧?”
“行啊,怎么不行。”
尤利民看着对方十分轻松惬意地就算清楚帐,心里也是羡慕得紧。
之前尤利民倒也托过崔维诚从沿海城市帮着带个计算器回来,但一直没有下文,偏偏他看着又实在眼馋,就在心里琢磨着等会儿问问叶宁,看对方有没有门路弄到。
另一边,叶宁和顾骁揣着尤利民给的钱票,直接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不管什么时候都这么热闹,见门口有卖雪糕的,叶宁先掏钱买了两根奶油雪糕和顾骁分着吃了。
现在的钱耐花可不是开玩笑的,两根奶香味十足的雪糕才花了一毛钱。
上次叶宁来供销社的时候还嫌弃供销社卖的布颜色不好看,今天卖布料的柜台换上了新货。
要是普通的棉布麻布,叶宁还真没有兴趣,但是在玻璃柜台上摆着的,分明是两卷绸缎,一卷粉,一卷嫩绿。光滑的面料在炽光灯的照射下,映出了一圈柔和的光圈。
叶宁还记得这个售货员上次的态度,也没直接上手摸,只柔声问道:“这绸缎怎么卖?”
售货员见叶宁穿着打扮还算讲究,也耐着性子道:“咱们镇纺织厂新出的绸缎,供给大城市的尖货,我们主任说尽了好话才得了这么两卷,五块钱一尺。”
叶宁在心里算了一下,三尺三一米的话,就是十六七块一米,她想多买一些回去做成真丝四件套,这布看着有一米八的幅宽,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是仔细一算,花个百八十块就能买到好几米长的真桑蚕丝面料,好像也还能接受?
毕竟现代那些不是百分百桑蚕丝的床品一套都要卖到大几千上万了,这边的桑蚕丝可是货真价实的蚕丝,半点都不带掺假的。
叶宁心里还在盘算着价格,一旁的顾骁见她看了好一会儿,当即就开口问售货员:“这绸缎要布票吗?”
不是顾骁明知故问,而是计划经济下也不是所有的物品都需要票的,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档货物是不用票就能买的。
售货员也是直接回:“不要,这绸缎价格这么贵,整个镇上都找不到几个舍得买的,还要啥布票啊,本来就是送到华侨商场去的货。”
叶宁点了点头,她不清楚尤利民刚才给了她多少钱,这会儿只能把钱都掏出来一张一张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