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曦澄回首,睇她片晌,牵牵唇角,似笑非笑道:“凉王府的司膳官?好!黎慕白,你最好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
言罢,他命她下车去,留杜轩与她一道,又命杜轶驾车继续朝鸿胪寺驶去。
黎慕白望着疾驰的马车,腹诽这人真是六月天,说变脸就变脸。
她刚想抱怨几句,忽瞥见杜轩在一旁立着,不得不乖乖闭了嘴,带着郁闷与无奈往锦屏街忿忿行去。
锦屏街一带,聚集着京中各色艺人,朝廷的教坊亦设在此。
街两旁,既有绿芜绕墙的小庭深院,亦有碧瓦朱檐的缀彩高楼。
只是现下尚未至夜,街上人马较少,只有零星的欢声笑语漏来。
黎慕白带着杜轶,沉默赶路,走了好些时刻,方在街尾找到了余音阁。
泠泠琵琶、悠悠笛韵、汩汩筝声······打两旁细流而出,暗潮涌动。
黎慕白见这一带鞍马寥落,人迹稀少,猜测这些丝竹声,应是伎人们趁客少在练习技艺。
余音阁正门紧闭,粉白的围墙边种了几株轻绿的柳,青黛的墙头上,一抹红杏探出鲜活的春意。
黎慕白扣了好些下,门才“吱嘎”转动,露出一张素净的妇人脸。
黎慕白问好,道自己慕名来恭听琴霜姑娘的琴。
妇人告知她,琴霜今日不见客。
她正想搬出兖王赵暄洁来,一道清泉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扭头一看,正是大理寺卿王赟来了。
王赟今日没穿公服,一身云青色折枝菱花纹圆领长袍,点漆般的目,山棱似的鼻,翩翩皎皎,倜傥出尘。
黎慕白晃了一下眼,想起那日赵姝儿初见他时便红了脸,暗叹这副容貌不知还要迷惑多少双眼。
王赟亮明身份,那妇人上下打量着他,道要去请掌事的人来,请二位稍等。
未几,一位自称余妈妈的中年妇人来到门首,问清缘由后,独请王赟进去,把黎慕白拒之门外。
黎慕白忙表明自己与王赟是一道的。
王赟闻言,看着她未做声。她忙装成他的下属:“大人,请!”
那余妈妈见状,亦不好再阻拦,引他们进了院内,杜轩在门外等候。
院内花木蓊郁,杏粉榆绿,春色欣盎然。
琴霜住在院里最深处的阁楼,阁楼周边植着几株白玉兰。
不过,那白玉兰花期刚了,新长的叶又未成型,孤零零地杵在枝稍,在这千红万紫的三月,颇有几分秋的萧索。
黎慕白望去,见那阁楼正中挂着一块匾额,书着“霜降馆”三字,笔锋冷峻,墨迹孤高。
余妈妈请他们在门首稍候,道事出突然,她需先去教琴霜梳妆准备一下。
半晌后,她出来请王赟与黎慕白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