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你笨的都他娘的瓷实!”
朱元璋带着一顶草帽,坐在养性宅的廊檐下,看着在菜地里弯腰锄草的李景隆,撇嘴骂道,“锄个草,你那腰就不能弯下来点?你瞅瞅,草根子都还在土里呢。他娘的不锄尽了,过几天不又长起来了?”
菜地之中的李景隆,抬头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喘着粗气苦笑道,“老爷子,这锄草可比练武难多了!”
“那是!”
朱元璋又笑,“杀人容易活人难!”说着,看着笨手笨脚的李景隆又道,“你呀,要是托生在寻常人家,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子。”
说着,他摘下草帽,捋了下头发,再度把遮住大半张脸的草帽带上,“好生干活,待秋天了,赏你几斤咱亲手种的瓜豆!”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笑声,“皇爷爷好兴致呀!”
朱元璋扭头,就见是他的宝贝孙子,笑呵呵的走来。
四月的春光正美,沐浴在春光之中的少年皇储,身上溢出记记的活力。
跟在廊檐下休息的老皇帝,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孙来了!”
朱元璋笑笑,而后对菜田之中的李景隆道,“出来吧,别在那假忙活了,半个时辰半垄地你都没铲出来!”
“微臣见过太孙千岁。。。”
“表哥也在?正好!”
朱允熥说着,挨着老朱坐下,从袖子中掏出一份奏章来,“三叔那边的折子,正好是表哥的份内差事!”
“啥呀?”
朱元璋眯着眼接过,打开一看顿时脸上的皱纹凝固了。
片刻之后,将折子唰的扔给李景隆。
后者展开一看,也是深深皱眉。
晋王朱棡在奏折之中,保举了四十余名三品的指挥使,皆是出身太原三护卫。另外还要求朝廷,允许他在边关互市,用茶布糖瓷等物,跟胡人换取战马。
奏折之中的言辞,看似行文规范。但字里行间都写明了,不是他晋王朱棡请求朝廷如此,而是他晋王朱刚知会朝廷他要让这些。
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