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人摸黑来找林婶子的时候,还没睡觉的王氏听到了,也摸黑起来,走到墙根听墙角。
这也是他和林婶子关系不太好,前两天还因为何悠的事吵了一架,他私心里觉得,林婶子肯定会背着他和别人说他的坏话。
他就想着抓林婶子一个现行,然后大闹一场,好收拾林婶子一顿,让她以后不敢和自己作对!
谁知道他们说的竟是去赵家学习认字识字的事。
“听说赵家村不少人明日一早都要去赵墨才家里,拎着东西上门求他收自家的孩子到他家识字认数。”
“你从前对何悠那么好,不如也拎着东西去找何悠,让他帮你说说情。若是能把你家孩子送去学点算术之类的,以后你们家不就跟着起来了吗?”
“我觉得他们赵家村那些人说的也对,并不是所有人识字认数后都能到城里去当账房、拿下那些体面的活计。”
“可若是去其他地方做工,自己会认字、会算术,那不也是个小工头吗?工钱高不说,还不会那么累人!”
“更别说这些东西学回来还能教给自己家里人。若是一家子都会识字认数,以后不管是家里的女娘、哥儿嫁人,还是小子娶媳妇,那不都比别家容易很多!”
林婶子却有自己的担忧,“可是小悠也才嫁过去没几天,我这就上门求他,惹了他家里的婆母和奶奶生气,反倒是让他日子不好过。”
来人想得更简单,“哎呀,你就去试一试,拉着小悠在旁边先问一问。”
“若是小悠能帮你说两句,你就请他帮忙;若是他帮不了,你再看看形势。”
说着,她又动了心思,“若是你这边能成,说不定我还得来求你帮我牵线搭桥呢。”
两人说得越发激动,躲在墙角的王氏也听出了门道。
原来是赵墨才那个童生在家里教赵家人识字算数,村子里其他人知道后,都提着东西上门求他教教自家子侄。
王氏很是看不上,心想这些人也太看得起赵墨才了,他赵墨才若真有本事,早就有出息了,还能等到今天?
他冲着那两个人翻了个白眼,转身不屑一顾地回了房。
赵墨才知道乡下这些人比较淳朴,他们上门希望自己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认字,肯定不会空手而来。
第二天早晨,看到摆在家里的那些柴火、粮食和蔬菜,赵墨才很是意动欣喜。
他顺道就把昨天晚上已经计划好的话问了出来:“爷爷,如今家里多了这些粮食,我们之后是不是也能一天吃三顿,不再像从前过冬那样,一天两顿,顿顿都吃不饱了?”
于氏理所当然地说:“放心吧,家里怎么也不会少了你的吃食,你一天三顿,肯定能给你供得上,不会让你饿着。”
赵老丈看着家里摆着的那些粮食、菜蔬,想了想还是摇头道:“就这些东西,也不够咱们家人一天多加一顿饭的,更何况明年的光景如何还不知道呢,就算多出这么些粮食也该存起来,若明年收成不好,家里有存粮也不怕。”
赵墨才听之下,略有些失望,看来他还是把家里的日子想得太好了些,还以为多了些收入就能吃得好一些。
如今看来,乡下人更习惯把多余的粮食存起来,有足够的存粮,他们来年才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