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氏年轻,主母林氏害怕她替吴安允产下子嗣,影响自己儿女的利益,开始处处挑拨。
最初的时候曲氏会忍让,敬她是正室,但后来愈发不得劲。自己那般辛劳为吴家付出养一大家子,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便生了二心。
她深知这门酿酒手艺能养活人,便想教女儿吴珍学做,许她立足根本。
哪晓得林氏在吴安允跟前吹枕头风,说曲氏进吴家那么多年了还防着他们,酿酒从不让吴家人接触,可见藏有私心。
吴安允听了进去,想着家业迟早都是长子的,便让曲氏教两个儿子。
曲氏也确实教了,但他们始终不得要领,酿出来的酒总差点意思。
吴家的两个儿子私下同吴安允抱怨,说这位姨娘跟吴家不是一条心,惹得吴安允不快。
后来曲氏再次想教女儿学酿酒,林氏开了口,说吴珍日后要嫁人,无需干这么辛苦的活计,以此为由阻拦了。
曲氏不依,找吴安允闹了一场,也没得到什么结果。
吴安允开始对曲氏生出防范,因为酿酒技艺是西奉酒的根源,但她不肯交出其中的配方,只想一心培养吴珍,可见心中所想。
深知吴珍是牵制她的法宝,吴安允有意隔离母女,但又不能断了曲氏的念想,以防她不愿再为吴家卖命。
就这样,曲氏在吴家的地位日渐式微,她被关在了吴家酿酒的酒坊里,甚少有机会接触外人。
吴安允利用吴珍熬她,熬到她低头把配方交出为止。
曲氏经历过这么多坎坷变故,早已看透人性,知道自己若服软,那手里便彻底丧失了筹码,只会被吴家当成野狗抛弃,故而苦苦支撑,盼着再寻时机翻身。
然而吴珍的婚事逼得她再次跳墙。
林氏亲自走了一趟酒坊,告诉她跟吴珍精挑细选了一位夫家,令曲氏失去理智,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跟吴家耗了,得自救。
刘二得来的这些信息一部分是从旁人那里打听来的,也有部分是使钱银从吴家请的帮佣那里旁听来的。至于细节,也只有当事人清楚,但大方向错不了。
张兰细听过这些情形后,也认为吴珍是曲氏的底线。
那孩子明年及笄便可嫁人,林氏怀揣心思,哪能好心替这个便宜闺女安排呢,定是在亲事上做文章,才导致曲氏求上门来,想要彻底脱离吴家。
胡红梅不懂律法,但也觉得曲氏的事情难办。主要是吴家从表面上看并未对母女怎么样,而曲氏若要脱离吴家,那吴安允的放妾书尤为重要,只有男方主动放妾,她才能重获自由身。
衙门总不能强拆,定会遭人非议,且律法大部分是保护男人权益的,纵使是女帝当政,光靠几十年就想扭转乾坤,无异于天方夜谭。
张兰也觉得此事不好处理,但她并未多言,因为管不管还得虞妙书发话,只要她管上了,肯定有空子钻。
这不,下值的时候宋珩把查到的纳妾文书备案和曲氏的嫁妆礼簿登记账目呈给虞妙书看。
看到上头的一百零二贯嫁妆备案,虞妙书“哟”了一声,看来当时曹家确实小有家底。因为曹学平先天体弱多病,请大夫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曹家能积攒出这么丰厚的家底,可见节俭。
宋珩又厚着脸皮去蹭了顿饭,谁让虞妙书下值要找他商事呢,蹭饭算是另外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