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警察刚想说这不是好事吗,但他马上顿住,一点都没有?这就不符合常理。
正常来说,见义勇为救下了濒临死亡的受害者,正常人会担心会询问,但他们俩一句都没问过。
陌生人都会显得奇怪,他们还互相认识。
两人互看一眼,女警官把新资料放到桌面上。
一齐看向眼前这位,眼睛充血,面无人色的嫌疑犯。
没费什么力气,张诚就全交待了,杀人动机,杀人计划,逃跑路线和草丛里那张肖宇的校园卡。
他想杀掉丛筱嫁祸给肖宇,然后由他出演大戏的男主角。
两位警官并没有因为他的动机惊讶,办的案子多了,什么样的杀人动机都有。别说是这种杀人利己的,完全不利己的,八杆子打不着的也都有。
女警拿着刚到的资料,她看向张诚:“你不是没有机会上台吧?你有机会上台,但你只想演男主角。”
从新月剧社指导老师给出的证词来看,张诚如果肯当配角,那会是大绿叶。
可他不愿意,他宁可不上台。
张诚激动起来,手铐被他两只手撑得“铮铮”作响:“不是!他们没给我机会!”
女警翻了两页证词:“他们不是刚给过你机会吗?今年大戏梁山伯是肖宇,书院夫子这个角色本来给你量身定制的,你不要,才给了徐扬。”
女警察无情戳穿,张诚更愤怒了:“她施舍我,她凭什么施舍我?”
女警数了数张诚拒绝的角色:“这三年你一共拒绝了十一个角色,比肖宇真正出演的还要多三个。”他本来是可以交出满满的演出视频资料的。
所有人的证词交叉印证,案情基本还原,只有一点张诚不断在改口。
他交待案发经过时不断更改日期。
一开始说他是在端午节前杀的丛筱,他不止杀了丛筱,他还杀了一个送外卖的。
男警官以为又是一条人命:“送外卖的?什么时候?尸体呢!”
他们重查今天的监控,又让现场的同事翻遍长草,监控显示没有人上去送过外卖。
最后男警官翻着证词:“他说这是他第五次上去,会不会是次数太多,他把假想的当成是真的了。”
“也有可能,他排练杀人就是为了避免一切突发事件,可能杀人中途被人打断是他心理预设的一种,他在杀人的压力下把预设当真了。”女警官认可这个说法。
但她依旧觉得那两个大学生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不觉得太巧合了吗?”
凶手,受害者和见义勇为者,三方互相认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特意攒了一个局呢。
男警察的电话响了起来,他听完对面说的,冲女警笑了:“那女孩脱离危险了!这下好了,等她醒过来我们就能去补录证词。”
补上最后一环,铁证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