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娃!
“姑姑?”
小黛玉一脸懵懂的看向宁宁,大大的眼睛里满是疑惑。
宁宁长长的叹了口气,说了句雷人不轻的话:“你还小,大人的事,你不懂。”
两岁的小黛玉眨巴眨眼大眼睛,她是真不懂。
易嬷嬷等人:“……”
黛玉的教养嬷嬷和丫头们:“……”
***
翌日,林如海与贾敏赴了接风宴。转天,林如海在前面书房见王家大老爷和薛家主;贾敏在后宅见多年未见的堂姐王贾氏和人称薛姨妈的薛王氏。
这次两家人拜访林如海和贾敏,还分别带了膝下子女。
王仁与薛蟠跟着各自父亲在前面,薛宝钗则跟着母亲进了后宅。
说起宝钗,就不得不说一回诸人的年纪了。
宁宁今年六岁,巧的是与宝钗,香菱等人同岁。
黛玉两岁,京城的宝玉三岁,与父亲和舅舅表哥在前面拜见林如海的薛蟠则刚好八岁。
但宁宁辈份大,见了王贾氏和薛姨妈也是可以和贾敏一道唤二人一声‘姐姐’的。
所以聪慧如宝钗,还与黛玉一道唤了宁宁一声‘宁姑姑’。
被这一声‘宁姑姑’雷得不轻的宁宁不由看向身后的易嬷嬷。易嬷嬷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各种吐槽,但行动间竟是半点不错的将宁宁连夜让人打制的那块金锁递了上去。
宁宁接过金锁,笑眯眯的对宝钗说道:“前儿瞧见这金锁,昨儿又听嫂嫂说起你……呐,瞧瞧可还喜欢?”
宝钗看着做工也算精巧,上面还刻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的金锁,不管心中是否喜欢,都表现出一副极中意的模样,然后态度真诚的谢过宁宁给的见面礼。
原著中,宝钗说有人给了句吉祥话,这才錾在器物上,为讨吉利天天戴着;而她身边侍候的丫头莺儿则说是一个赖头和尚送的这句话,叫錾在金器上。薛姨妈更绝,直接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这会儿见宝钗将金锁收下,宁宁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回一步到位,你们薛家应该能统一口径了吧。
宁宁:嘻,我可真是个好人!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