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热衷于制造惊喜,或者说是惊吓,每次都计划着要背后偷袭。而每一次,他都精准预判她,一把扣住她的手,将她的坏心思消灭在他怀里。
他对她说:“林孟随,你骗不了我。”
“1。”
林孟随闭上眼,再睁开,光晕消散,重影清晰,得体的笑容洋溢在她脸上。
进入状态的林孟随脑子里不再有其他,对面坐着的人就是她的一个普通采访对象。
而她的专业水平也的确不俗,尽管这是她在台里第一次做人物访谈,但在美国时,她隔三差五就会做街头采访,和一些学者或知名人士也能侃侃而谈。
她身上有种天然的亲和力。
可能源于她甜美明艳的长相,可能是她幽默逗趣的说话风格,又可能是因为她的眼里充满真诚,会让人卸下防备,无法拒绝。
现场渐入佳境,林孟随有条不紊地推进进度。
但她很快也发现,某人惜字如金的习惯延伸到了采访中来,她问什么,那人能用两个字回答,绝不会说三个字。
换做以前,林孟随早开始不依不饶,可现在的她只能调整自己去配合受访者的步调。
她转变了问话方式,将一些小问题形成快问快答,将一些大问题揪到细节之处,几个回合下来,对面的人说的字渐渐变多。
这样的转变令林孟随不禁有些洋洋得意,她眼中漾出几分小窃喜,想继续用这样的伎俩,却又在对上那人的目光后,一阵心虚。
那是看穿了的了然。
林孟随顿时脸上燥热,垂眼去翻桌上的提纲,想找补过去,又听:“这样解释,可以吗?”
清润的嗓音被话筒放大音量,使那份低沉磁性也更有穿透力,加上这是男人第一次语气里带了疑问,尾调微扬,寥寥几个字,竟衍生出一丝别样意味。
台下的女孩子们骚动起来,一位女编导让摄影师拉近镜头,对焦陈逐。
陈逐毫无察觉,淡然地看着林孟随,等她说话。
林孟随只觉自己要被灯光烤焦了,稳了又稳,她语带俏皮,把这个问题四两拨千斤地推回去:“这个恐怕需要增加我的工作量了,我得采访几个文科生去。”
工作人员们笑了笑,都觉得小姑娘反应蛮快,陈逐则面无表情,还在看着林孟随。
两人对视,时长不过三四秒。
林孟随却觉得好漫长,长到她能感到自己呼吸时身体的起伏幅度。她调节坐姿,试图换下一个问题。
这时候,陈逐开口,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详细解释……
一小时后,采访进入尾声。
剩余一两个问题是之前老任团队罗列的私人情感问题,林孟随一概没问,换成对国产芯片技术的展望,陈逐的回答诚恳有力,采访圆满结束。
主任提早进到演播室观看现场,鼓着掌上台迎陈逐下来。
林孟随收拾桌上的资料,耳朵竖着,心想主任给她捧这么高,这会儿肯定还得拉她去客套一番。
客套什么好呢?
她苦思冥想,一时比刚才采访时还要紧张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