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开门见山,既然来见这一面,总得弄清对方的目的。陆悯问,“偃师所求是什么?昨日安伞节,满城人心惶惶,偃师须得给我一个交代。”
挡板后的人态度很诚恳,“这是我的私心,行走江湖的无名小卒,想引大人物的注意,想在这世道闯出一点名堂,还望太师见谅。至于昨日的偃人,是我的投名状,代我向太师表决心。太师位高权重,却有燃眉之急,这燃眉之急除了我,无人能解,只是不知道,太师是否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偃师嘴上说着,视线穿透薄薄的挡板,清晰落在圈椅里坐着的人身上。
这位当朝太师,实在是个内心强大的体面人,即便已经到了濒死的边缘,你也休想从他脸上发现半点病容和颓态。他的身板笔直,举手投足矜贵又清高,他有超出常人的定力和忍耐力,哪怕说起这等关乎生死的大事,无论他多动容,也绝不会失态,更不会向你展露他的渴求。
但偃师有信心,这红尘中没有真正超脱物外的凡人,他不松口,是因为还没放下他的骄傲。这时候缺一剂猛药推波助澜,便好心地提醒:“太师,你的时间不多了。”
椅中人神色如常,语调里带着几分试探,淡声道:“偃师这话,从何说起啊?”
不承认也没关系,揭开伤疤,露出血肉来就好。
偃师慢悠悠道:“你每日,都在忍受十倍于凌迟的痛,每当夜深人静时,你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身上的骨头一分分一寸寸被捣烂,瘘管里吐出的碎骨让你触目惊心。你已经逐渐控制不了手脚,吸进的气也撑不起胸膛,你知道,用不了多久,就会粉身碎骨而亡了。于是你遍寻名医,但收效甚微,不是那些人医术不精,而是医者只能治病,治不了命──你其实没病,是中了一种名叫‘笛骨’的毒。”
就像算师破解天命,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无力遮掩时,也只有听天由命吧。
偃师模糊的剪影,慢慢附着在了挡板上,“这种毒没有解药,初时不痛不痒,十年毒发便迅速恶化,太师能撑到今天,实属不易。但天长日久,全身的骨骼终会长满孔洞,甚至不需要施加外力,一阵风就能吹垮你。年少成名的燕朝帝师,难道甘于这样凄惨地死去么?你有凌云壮志,很多理想没有实现,很多政事等着你去处理,不该被这残破的身躯拖累。莫如舍弃无用的皮囊,换个崭新的从头开始,你会发现风很轻柔,雨打在身上不疼,枕头垫高些脖子断不了,第二天醒来不必苦苦挣扎,即刻就能站起身……种种种种,尽是好处。”
极力地游说,为那人描绘出了可望不可即的生活。人活于世贪生怕死,这是本能,没什么可羞愧的。所以他不会拒绝,接下来不过是利益的角力,找见一个你好我好的中轴,各取所需就是了。
并没有考虑太久,圈椅里的人抬起了眼,“偃师要我拿什么交换?财富,还是权力?”
挡板后低沉的嗓音带上了几分玩味,“偃人我做了不少,至今只有一人肯把心放进去。太师是开国栋梁,新君倚重的股肱,十二岁能领千军万马荡平广武城,我想试试如此足智多谋的人,是否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掌控陌生的新皮囊。”
然而事实果真这么简单吗?陆悯听罢轻牵了下唇角,“偃人是阁下一手创造的,破绽和弱点阁下都知道。届时恐怕这具躯壳会变成行走的牢笼,我须得听命于你,受你摆布,除此之外恕我想不出其他的妙处,促使偃师帮我这个天大的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能登上高位者,大多是悲观的。偃师深知道他的顾虑,并未打算藏着掖着,“偃人无主时,和一把剑、一张弓没什么区别,都只是物件。可一旦有主,那就成了真人,皮囊和心合二为一,绝不会听命于我,更不会受我摆布。当然,若说与我再没有干系,倒也不是。制作偃人的过程每进行一步,都得以血养命,因此就算伪人转化成了真人,隔上十天半个月,也得来找我续命。换言之,就是太师有生之年须得保我平安,我若是死了,你也活不成。要说目的,这就是我的目的,太师倘或能接受,不妨考虑我的好意。”
圈椅里的人缓缓站起了身,“那么重塑前虞将领,偃师又想邀谁入瓮?”
挡板后的人挪了半步,菘蓝色的袍角露出一道滚边,曼声道:“保我性命可不是信口空谈,我要十足的把握。重安城是陪都,城中达官显贵云集,早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染病或是年迈者不在少数。我虽最属意太师,却也不能把路走绝,强敌死而复生,众人才知道陪都有个偃师。于我来说,盐和卤是一样的,太师领情,我尽心尽力为太师闯出一条生路;太师不领情,那我就找个领情的,替人锦上添花。总之不仅要保得这门手艺平安地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太师若还犹豫,可以回去对着偃人再斟酌斟酌,不过时间不宜过长,万一被人捷足先登……我身上只有那么点血,一次喂不了三名生人。”
话说到这里,换了寻常人,早就急不可待了。但陆悯是办大事的,从不因一时情急随意下决断。身体的痛楚影响不了他的判断,他转身的动作照样优雅,要不是潜心观察了他两年,哪能想到他中了骨毒。
他朝着门前巨大的光瀑走去,偃师有把握,这次的离开,是为下次义无反顾的重合。于是冲着那背影追问:“太师有没有房中人?”
原本二十七岁,正是娶妻生子的年纪,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二十三岁毒发至今,身体每况愈下,根本无心过问风月。
陆悯脚下未停,应了声“并无”。
偃师又发话:“要是下了决心,顺便把遐方娶走。你这身体娶别人不方便,娶她可以互相照应。”
所以遐方就是第一个自愿献心的人。
要想换下这副病体,得接受附加的条件,区区江湖术士,竟安排起他的命运来。
他的眼底浮起一层不屑,没有再理会,振振衣袖扬长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