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浓云蔽日,凛冬未散。远处的阴山被白雪覆盖住,只剩山脚,露出窄窄的一道苍色。
混沌交接,有红色的幢伞排成队,沿着官道蜿蜒而来。越到近处,幢伞一朵朵越是分明,汇合向城池中央三丈高的幢塔。幢塔上写满经文的长幡左右牵撑着,像神明无奈摊开的双手。
灰败的天空、晦暗的高楼、血红的幢塔,和密密麻麻的人群,交织出吊诡的纵深感。这是历史中的一条岔路,两年前的中都人做梦都没想到,祈求风调雨顺的安伞旋城,今日会变成超度二十万亡魂的法会。
二十万众,多么庞大的数字。
中都重安城,是上都白玉京的最后一道关隘,先虞二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燕军破城时,战死的和被俘的,全都埋在了城外的古战场。城内的百姓被接管,无力反抗,两年来只有借着庆典的名义,暗暗寄托心底的哀思。
好在动荡过后,日子渐渐平安,再想起那场大战,像上辈子的事似的。该热闹的时候还是得热闹,于是诵经声、笑谈声、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时还有手拿弹弓的孩子跑过。
“啪”地一声,正中靶心,有人捂着脑门叫骂起来:“谁家的讨债鬼,把人脑浆子打出来了!”
巡街的武侯甩着鞭子追赶,一迭声地呵斥:“再敢射人,罚羊两只!”
驱散了顽皮的孩子,两名武侯商量中晌去哪家食铺吃饭,谁知一转身,看见个高大的男子流了满胸的血,正从面前经过。
两名武侯愣住了,按理说伤成这样,一只眼珠都被射爆了,合该痛得死去活来才对。结果这人手里摇着小幡,没事人一样穿过人群,闲庭信步往广场那头去了。
武侯交换了眼色,赶忙追上去拦阻,“可要去户医府?”
年轻人眨着一只眼,“为什么?”
武侯被问得惊骇,“你不疼吗?”
年轻人一脸茫然,半晌才明白过来,摸了摸空洞的眼眶道:“小伤,不疼。”
这下两名武侯彻底懵了,一只眼珠不翼而飞,只是小伤而已吗?
年轻人拂拂衣袖离开了,余下两人面面相觑,“想必是个疯子。”
话刚说完,就见同僚快步赶来,比手画脚道:“出大事了,东市上抓了两名妖人,长得与战死的前虞将领一模一样。都尉着慌砍下脑袋,发现那两人心窝空空,是个假物。上将下令仔细搜寻,恐怕城中不止这两个,若是撞见了,赶紧擒住,别让他跑了。”
两名武侯顿时跺脚,“先前那小子有诈!”
再回头看,那道身影拐过大榆树,拐进了离人坊。
还等什么,忙集结人手冲进坊门,可离人坊是中都数一数二的大坊院,巷子四通八达,哪里去觅那个年轻人的下落。事不好办,却也得办,最后只能挨家挨户敲门,有可疑的住户,不管三七二十一闯进去搜一搜。
可惜接连跑了大半个坊院一无所获,带队的中侯气得吹胡子瞪眼,“人呢?在哪儿?”
两名武侯被骂得矮下去半截,还好有人眼尖,在青石板的缝隙里发现了一滴血迹。众人立刻振奋起来,顺着轨迹往前寻找,又发现了第二滴、第三滴……一直滴到了一座大门紧闭的宅邸前。
仰头看,这宅邸建得很气派,门上匾额写着大大的“陆宅”,肯定不是小户人家。
有人回禀:“今日庆典,坊正恐怕不在,没处打听这家底细。”